查查知识网

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牛津英语教研网登录

发布者:陈龙一
导读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现象分析及对策吕国征摘要本文指出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的现象,表现为对教材分析不到位,教学目标定位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语言知识教授耗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现象分析及对策

吕国征

摘要:本文指出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的现象,表现为对教材分析不到位,教学目标定位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语言知识教授耗时过多,忽视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设计的读后活动失真,活动堆砌,任务求全、未控制好任务的难度和梯度以及未能充分考虑学情,并结合具体的课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生主体;教材分析;任务和活动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部,2010,转引自王哲茜,2016)。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却普遍存在,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却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了解这些现象,找出其中的原因并改进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的现象

(一)对教材分析忽视学生的需求,教学目标定位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1. 教学案例

本课例教学内容为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教材下册第5单元阅读课“The ghost in the park”(王守仁、何锋,2012a)第二课时,内容为Millie 和Amy在公园听见奇怪的声音,在Andy的帮助下,发现奇怪的声音源自一只小猫的故事。执教教师设计的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 掌握文中的新词汇;2. 复述课文;3. 了解如何保护动物。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7行)并填空;(2)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第8-11行)并回答问题;(3)阅读课文第四部分(第15-16行)并判断正误;(4)填词补全文章摘要。

2. 课例分析

吴薇(2014)认为,高效课堂教学始于准确、合理、有效的教材分析。教师准确、合理、有效的教材分析的根本出发点是对学生目前原有的语言基础水平和能力的准确分析和把握,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非智力因素。

教师忽视了本课文的体裁为故事类的记叙文,对阅读文本的体裁定位不准确,把本文当做一般类型的记叙文,忽视了故事类文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阅读兴趣的特点。该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基本都与文本信息的提取和获得有关,但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使得学生误以为阅读课就是信息的提取和短语以及句型的学习。另外,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宽泛,教师使用的是一些难以检测的模糊性动词,例如掌握、知道等,学生达成的程度不便于检测,教师应该细化教学目标,使用便于检测的动词。设计阅读目标时一定要注意目标的层次性。即使在初一也不能只有信息辨认层次的目标(王笃勤,2010:229)。

3. 对策

(1)教师在授课前应该不仅仅深入地分析教材,准确定位阅读文本的体裁和题材,还要充分认真地研究学生的需求和现有能力水平等。

(2)深入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非智力因素。设计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吴薇(2014)认为,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中英语学科的五维教学目标,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分析教学内容的价值。教师应从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

(二)语言知识教授耗时过多,忽视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1. 教学案例

仍然以前文所举课例为例,执教教师在通过阅读文本填表、回答问题、补全句子以及判断正误处理完文本信息之后,处理文本中的重点语句,相应地该教师向学生呈现了以下八个短语:像往常一样、转身、害怕、在……回家路上、仔细听、搜索灌木丛、自言自语、捡起,拾起,要求学生将这些短语翻译成英语,并设计了六道用以上短语补全句子的翻译题。在完成翻译以及补全句子练习活动后,教师又设计了六道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的练习题。学生完成这几项练习耗时虽然大概只有十几分钟,但缺乏有效的整合,练习之间缺乏联系而且脱离一定的语境,脱离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和水平,不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综合以及评价能力的培养。

2. 课例分析

部分教师受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习观的影响,认为语言是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的结合体,学生只要掌握了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规则,语言运用能力就能自然得到提高,他们认为语言学习就是语言知识点的学习,用语言知识点的学习取代了语言的学习。所以,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过多进行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在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学生的阅读课陷入了“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记知识点-学生做练习-教师和学生核对答案”的课堂模式,忽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朱晓燕(2011:103)指出,有的教师受一些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观念和教科书的影响,把阅读教学仅仅看成是语言点的讲授(例如讲解型语法和词汇),对于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掌握各种阅读技能的阅读教学目标认识不足,以为学生只要多读、多做阅读题、增大词汇量就可以了。因此,有的教师迷失了应当促进和指导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和掌握阅读技能的宗旨,忽略了阅读策略指导和点拨篇章语言特征的意识,和对学生阅读难度的预测(比如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偏低或者畏难情绪比较普遍)。

3. 对策

王笃勤(2012)认为,阅读教学不能只是侧重语言、结构,不能只是信息的获取,观点的理解。为了改变教师阅读课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知识教学,忽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象,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1)更新阅读教学观念。教师受传统阅读教学观的影响,往往会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Bottom-up Model),把一篇课文肢解成一堆单词、短语和句型以及若干条语法规则。教师也可以结合使用自上而下(Top-bottom Model)和交互互补式阅读模式(Interactive-compensatory Model)。有效利用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取长补短。

(2)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庄志琳等(2013)认为,文本需要解读,经多视角解读的文本才能使阅读教学甚至是整个英语教学更有效。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在解读文本时只关注文本语言知识点讲解的做法。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从内容、语言、写作手法和技巧、语篇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入手,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3)分阶段、有侧重地培养阅读能力。《课标(2011年版)》指出,初中阶段,阅读技能有三至五级共三个层次的要求,每个阶段对学生阅读技能培养的要求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阅读技能培养目标,根据学情,分阶段设置阅读技能培养目标、有重点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设计的读后活动活动堆砌,未控制好任务的难度和梯度,忽视学生的现有能力和水平

1. 教学案例

本课例教学内容为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下册第6单元阅读课“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王守仁、何锋,2012b)第一课时,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关于2007年上海特奥会的介绍。在文本导入环节,教师播放了一段关于特奥会志愿者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教师教授新词汇,帮助学生扫除生词汇的障碍。然后为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信息,教师设计了快读、略读、寻读的阅读任务,并设计了采访、思考、讨论的活动,最后布置家庭作业。由于课堂教学中前面教学环节占据了较多时间,教师并未很好地控制好活动的时间和数量,导致课堂教学刚进行到思考阶段就下课铃响了。

2. 课例分析

在本节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活动较多,有快读、略读、寻读、细读等,并设计了采访、思考、讨论等活动,有活动堆砌之嫌,设计的任务求全、求多,面面俱到反而导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突出,学生忙于完成一个任务接着另外一个任务,学生没有时间内化所学的目标语言,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而且由于教师未能很好把握活动的难度和梯度,导致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无法完成任务,而对于基础知识牢固、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活动缺乏难度和挑战性,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任务和活动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本的内容。教师习惯于设计根据课文填表、判断正误、排序、回答问题、补全信息等练习以及角色表演、讨论、采访和调查等活动,虽然这些练习和活动形式多样,能够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但是有些活动或者任务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教师设计的活动缺乏难度、梯度和广度,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活动存在着模式化和机械化的趋势,使得这些活动或者任务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学应具遵循量力性原则,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遵循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应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略高于学生认知发展的活动。陶常娥(2014)认为,教师在设计读后输出活动时还必须仔细分析学生的需求,考虑该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对此活动是否熟悉、是否感兴趣、是否有话可说。脱离学生实际的读后活动会造成学生语言输出困难,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王笃勤(2015)指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符合学习者的多元智能和学习风格,符合学习者的兴趣爱好,符合学习者的语言基础和学习能力。

3. 对策

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文本,紧密结合学情,以活动为平台,遵循强化主题、语言铺垫、多样化、学生主体、数量适宜和层次性等原则。其中学生主体性原则是其中重要的原则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脱离学生这一主体的教学活动是无效的。教师设计的读后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何锋(2009:67)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是指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为中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所熟悉,同时略高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任务。

在设计教学任务前,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准备:(1)充分地了解学情。弄清楚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知道他们现已达到的语言水平和目前学习上存在的困惑。(2)教师还要善于预测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困难有哪些,提前做好准备。为此,教师可以要求每人准备一本预习本,学生在上面写出预习中的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记录了解学生预测中存在的困难。(3)深入研究文本,针对不同层次能力水平的学生教师设计具有区分度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符合他们实际的任务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三、结语

学生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曾丽,2009,转引自王哲茜,2016)。一切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都要始终以学生为核心,学生的发展是课程设计和教学的唯一宗旨和根本落脚点。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始终要充分了解学情,知晓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深入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并以此来设计教学目标和开展教学活动,坚持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倡导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策略,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类型多样、具有实效性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 何锋. 教学问题诊断与技能提高[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陶常娥. 例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后活动的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12).

[4] 王笃勤. 初中英语教学策略[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笃勤. 英语阅读教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6] 王笃勤.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 王守仁,何锋. 义务教育教科书·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第2版)[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a.

[8] 王守仁,何锋. 义务教育教科书·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2版)[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b.

[9] 王哲茜. 基于课例反思的初中英语赛课课堂问题探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6).

[10] 吴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材分析问题探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9).

[11] 朱晓燕.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2] 庄志琳,沈萃萃,唐明霞,徐义娟.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材料处理:解读与使用[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The Problem of Ignorance of Students’ Role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nd Strategies

Lv Guozheng

Abstract: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e problem of ignorance of students’ role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namely the inaccurate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ies with the consequence of the inappropriate teaching objective; lack of the full consideration of students’ interest and learning style, leads to too many improper tasks and activities beyond the students.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role of students;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task and activity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