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毒品被伪装成“糖果”“邮票”“潮流饮品”“小零食”等,入侵青少年的花样年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什么原因让许多青少年被毒品迷惑住,从而走上涉毒违法犯罪的道路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青少年对毒品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一些青少年对毒品的概念、性质、种类等知之甚少,对吸毒造成的身心伤害和社会危害认识不足,对禁毒法律法规政策不了解,把毒品看成能解除身心痛苦的兴奋剂等。很多青少年常常是在浅薄、幼稚的认识支配下,沾染上毒品。
其次是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青少年对很多事物存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索欲望,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陷入盲目好奇,寻求刺激。有的听说吸毒能产生快感便想试一试,从而一发不可收拾;有的也知道吸毒有害,但在一试无妨的冒险、侥幸心理的驱使下走入歧途;有的在朋友的怂恿唆使之下逞英雄,认为自己有别人不一样的定力,不会上瘾;有的抱着“想知道毒品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气味”“试一试啥味道”“尝尝新鲜”“不信它有那么神”等轻率态度,放任好奇心理自由发展。
再次是青少年的“合群心态”。青少年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喜欢和兴趣相投的同龄人聚在一起,对社会闲散人员没有辨识能力,往往为他们所表现出的义气、气概、豪爽等吸引,部分青少年之所以会吸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盲目结交社会闲散人员。青少年的合群倾向实质上就是人们常说的归属需要,然而也正是这种归属需要,有可能将青少年引入毒品的世界。有的是迫于吸毒团伙的压力,力求从心理和行为上与群体心理保持一致;有的出于对群体中某一或某些成员的崇拜,盲目地模仿他们的行为,包括吸毒行为。
最后是烦恼没有正确的发泄方式。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报道:某某学校的学生因为琐碎小事对自己的同学举刀相向,因为青涩的感情矛盾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因为同时喜欢上一个女生而像电影中的情节一样决斗,因为父母的几句责骂而离家出走,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放弃自己等。就是这些生活中的不愉快事件,容易使青少年为逃避现实生活矛盾,求得心理解脱而投向毒魔的怀抱。因生活不如意造成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感情无处寄托而沉迷于吸毒,以求自我麻醉,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忧愁者,都属于此种情况。
笔者认为,预防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要推动青少年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较为系统地接受禁毒教育,掌握拒绝和防范毒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一是加大对新型毒品的宣传力度。要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各类新型毒品,通过播放宣传片、放置毒品危害展示板、展出毒品实物等形式,向在校师生宣传毒品危害和远离毒品的重要性。二是深入开展“无毒学校”创建。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生理发展状况、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禁毒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三是开展教师毒品预防知识培训。目前,一些教师的毒品预防知识仍然薄弱,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对顺利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
内容来源:中国禁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