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evolution是什么意思 evolution空调

发布者:高俊
导读作者 l 有为云最近“内卷”又双叒火了,人们纷纷在转发同款文章,朋友圈满满的都是内卷。到底什么是“内卷”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去找了这个词的来源。我是不太喜欢从另一个人的口中去了解一个事物,因为一旦从另一

作者 l 有为云

最近“内卷”又双叒火了,人们纷纷在转发同款文章,朋友圈满满的都是内卷。

到底什么是“内卷”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去找了这个词的来源。

我是不太喜欢从另一个人的口中去了解一个事物,因为一旦从另一个人口中说出来,就经过了他思维的过滤,很可能就不是原来的意思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可能完全就是两个样子了。

内卷也是这样。

01

内卷(involution)原本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指的是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停滞状态,与之对应的是evolution,即进化、演化。

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茨上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吉尔茨在爪哇岛的农业调查中发现,当地不断将劳动力投入水稻种植,却无法将农业生产促成更具经济效益的技术变革,吉尔茨将这种现象称为“农业内卷化”。

后来,“内卷”不断被扩展,引申为社会模式发展到某一阶段之后,难以向更高阶段演化的现象。

这就是了。

那么根据这个本意,内卷的现象太多了:

舍本逐末、在表面上精益求精是内卷;

大学生们天天追剧、打游戏也是内卷;

行业竞争不想着创新破局,相互打压对方是内卷;

企业不专注于主业,却都想着去搞金融也是内卷;

清代闭关锁国也是内卷;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却想着通过美元收割世界财富就是人类社会的内卷;

... ...

内卷的原因也有很多,每一种内卷现象的背后都有它自己的原因,内耗只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听到的,不过是内卷中的几个点,或者是某个领域的某几个方面,我们却把它们理解成了全部。

02

这个现象折射的是我们普遍的一种学习习惯,我们了解事物时易犯的一个误区。

我们学习的时候,往往都是先从概念开始的,概念经常作为我们认识事物的起点。

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们学习数学,什么叫原点?什么叫坐标?什么叫函数?我们学习生物,什么叫植物、细胞,什么叫光合作用?

我们先学习概念,然后再结合案例实证,我们就知道它是什么了,下次再见到这个概念,我们立马就能想到那个事物。

更多的时候,我们学习最后掌握的就是概念,比如教育、管理、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等。

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概念的时候,我们的意识就会自发地调动我们已有的知识去解析这个概念,最终理解和消化它。

我们大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

那么,重点来了:

这种模式本身就不会有问题吗?

比如内卷的问题。

初次见到这个概念的人往往都会心生疑问,这个“卷”是应该读juàn呢,还是应该读juǎn呢?

如果读内juàn,那就应该还有外卷,那内卷应该是核心之类的意思;如果是读内juǎn,没听说过这个词,那它会是什么意思呢?

人们会从自己的潜意识里反复检索和提取信息来解析这两个字的意思,直到自己的体系能够兼容或者接纳这个概念。

但是,这个接纳大部分还是人自己认知范围内的接纳,所以即使是同一个概念,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很多人之所以看很多书也没有太大变化,就是因为始终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兜圈子,接受的也都是自己认可的东西。

人们已经习惯和固化这种模式了。

03

正确的模式应该是这样的。

这个概念指的是什么?

这才是根本。

比如前些年如果有人跟你提起一种动物,叫“什么马”,你可能会一头雾水,从概念直觉上它会不会是一种马?

现在人们都知道了,它是一种羊驼。

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为了容易区分识别,给周围的事物命了名,但这个名只是个标签,它本身并没有实义。

什么马就是人们给羊驼起的名。

如果我们钻到这个概念里,可能永远也分析不出它是什么。

但是当我们知道了它指的是一种羊驼,我们立马就理解了这三个字的真实含义。

所谓概念的真实含义,其实并不是它包含的意思,而是这个概念指代的事物本身。

概念的作用就像人的手指,它指向的是一个事物,我们顺着这个手指去看那个事物就对了。

比如我们看到“榴莲”这个概念,我们脑子里就想到了榴莲的样子,由概念想到了事物本身,这就叫以手指月,顺着手指、见到了月亮。

一切概念的作用都是如此。

如果我们不去看概念指代的事物,还是用我们已有的认知去注解它,那我们很可能逐渐成为小学课本里那只井底之蛙。

我们再回到内卷。

当我们去分析它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不如跳出来看看这个概念指代的是什么,它指的是一种难以向更高级演化的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内卷。

它跟“什么马”是一样的,不是概念本身是什么意思,而是它指的是什么,那个指代才是它们真正的“意思”。

04

内卷在国外早就有了,在人类历史上也早就有了,它跟中国文化似乎并无关联,这就有点像美国闹疫情,却非要说是中国病毒一样。

我们跳出错误的意识,认识事物的真相,这就叫格物致知。

我们讲灰度、讲包容、讲开放、讲诚信、讲有为、讲自省,我们海纳百川、风雨兼程,我们万众一心、百折不挠,这背后不都是中国文化的身影吗?

我们文化中还有奋发图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基因,而内卷恰恰是违背了这些基因。

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西方过来的概念和所谓知识,在我们的文化里早就有了。

明明就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西方人非得换一个概念,叫反脆弱;明明就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外国人非得换个概念,叫快思考慢思考;明明几句话就说完了,非得写本几十万字的书到处卖,这就是内卷。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是我们保持文化自新的一把利器,这几个字不仅适用于我们,也越来越适用于外国。

如果外国人再拿花天鹅、羊奶经济学、超级进化、规模化思考、爆炸思维这些概念忽悠我们,我们就可以告诉他们:

这些都是内卷。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继续关注。

作者|有为云,持续输出哲学、教育、管理、文化、心理等领域精品内容,公众号:有为云(ID:youwei_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