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physics是什么意思 physics什么意思中文

发布者:王夕
导读《物理》、《几何》、《代数》、《化学》、《生物》我们都学过,原来这些名字都大有来头!1、“物理”——原词出自希腊文,“物理”一词来自日本人翻译physics为“物理学”,再传入中国。其实,“物理”一词

《物理》、《几何》、《代数》、《化学》、《生物》我们都学过,原来这些名字都大有来头!

1、“物理”——原词出自希腊文,“物理”一词来自日本人翻译physics为“物理学”,再传入中国。

其实,“物理”一词由日本传到中国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明朝末年的学者方以智被称为接受西方科学的中国第一人,他写过一本书叫《物理小识》,是他研究科学的代表作,后传入日本,日本人受到启发用作翻译physics的名称。中国在学校设立物理学科最早(1845年前后)叫“格致”,它实际上是自然科学的总称。“格致”来自儒家经典《大学》中“修身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致知在格物”,意思为“穷究事物之原理以获得见识”。

方以智

我国明朝以前虽有“物理”一词,但泛指事物之理,涉及内容甚为广泛,并非当今所指物理学的范畴。比如杜甫的《曲江对酒》诗: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最后一句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博大胸怀,近代以来广为物理学界流传和喜爱。

2、“几何”——这一学科最早出现于希腊,中国古代这门学问叫“形学”,是颇有成就的一个自然学科。

“几何”二字,在中文里原不是一个数学专有名词,而是个虚词,意思是“多少”。比如三国时曹操那首著名的《龟虽寿》诗有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那么,是谁最早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的呢?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右)和利玛窦

徐光启曾经跟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当他弄懂了拉丁文版的《欧几里得原本》后,深深为其中的逻辑思维方法所震撼,决心把它译成中文。他在利玛窦帮助下攻克了许多翻译上的难题,译文里的“平行线”、“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相似”等中文的名词术语,都是经过徐光启呕心沥血地反复推敲而确定下来的。在翻译书名时,利玛窦建议,中文里的“形学”,英文叫作“Geo”,能不能在中文的词汇里找个同它发音相似、意思也相近的词。徐光启查考了十几个词汇,都不理想。后来他想起了“几何”一词,觉得它与“Geo”音近意切,建议把书名译成《几何原本》,利玛窦感到很满意。“几何”二字在数学术语中可谓占尽风流。

3、代数——“代数”一词问世之前,在中国,同一概念被文字标识为“阿尔热巴拉”,它是清初西方来华传教士对拉丁文Algebra的汉语音译。Algebra源自中东,是一本阿拉伯文的数学著作,后传至西欧,经翻译,成了被西欧普遍采用的数学教科书,在西方,它的名称被沿用至今。

清初,来华传教士将它音译为酷似满语的阿尔热巴拉。从此,这个古怪名词在中国存在了近两百年,直至近代著名数学家李善兰走进历史。1859年,李善兰跟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作,翻译英国数学家迪·摩根的数学新著,牵扯到Algebra的译法。李善兰没有因循守旧,他破天荒第一次把Algebra这一甚至在欧洲也沿用了近千年的音译词意译为“代数”!

李善兰

李善兰非比寻常的创意源自一个显浅朴素的认识:Algebra的特征乃是以符号“代”替“数”字,一个“代”字何其形象。

4、化学——“化”在中文里是比较奇妙的一个字,《周易》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有“以文化人”之意,也就是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教科书都可以叫“化学”。

我们学习的化学,显然是取其变化之意。在中国,“化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857年墨海书馆出版的期刊《六合丛谈》。一般认为中文的“化学”一词是徐寿翻译英国人的书《化学鉴原》一书时发明的。

徐寿

徐寿是清末著名科学家,也是中国化学的启蒙者,在翻译《化学鉴原》时,他发明了音译的命名方法,首创了一套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例如,对固体金属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个与该元素第一音节近似的汉字,创造了“锌”、“锰”、“镁”等元素的中文名称,沿用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造就科技人才,徐寿与英国人傅兰雅于1874年在上海创建了我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还与傅兰雅一起创办了我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这些显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学贯中西的努力和洋为中用的胸怀。

“化学”一词后被介绍到日本,取代了原来日语中的译法“舍密”。

5、生物——先秦经典《国语》中载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话,意思是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大有生物多样性的意思呢!

中国古代的传统生物学水平较高,如农学、动物学、解剖学等。19世纪中叶出现了由外国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合作编译介绍西方现代生物学的书籍。1858年,中国学者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作从英文著作选译《植物学》一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介绍西方近代植物学知识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李善兰创译的“植物学”等名词,一直在中国和日本生物学界使用。此后,陆续有许多有关西方之生物学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严复

1898年严复译著的《天演论》首次介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思想,在中国思想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后来,把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合称为“生物学”是比较晚的事了。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承者

中国风骨 天下情怀

中国孔子基金会战略合作伙伴 山东儒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请关注微信公号:儒风大家(rufengda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