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色拉油是什么油 色拉油哪个牌子好

发布者:高熙
导读说起金融骗局,发生在股票、债券、房地产、石油、乃至加密货币等领域可能都不令人意外。可如果说一场规模大到足以动摇华尔街的金融骗局主角是你平时炒菜用的色拉油,乍一听之下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这个故事会

说起金融骗局,发生在股票、债券、房地产、石油、乃至加密货币等领域可能都不令人意外。可如果说一场规模大到足以动摇华尔街的金融骗局主角是你平时炒菜用的色拉油,乍一听之下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这个故事会告诉你,百年华尔街,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大家好,欢迎来到金钱永不眠系列的第七期。本期讲述的故事可以称为20世纪最“离谱”的金融诈骗案之一,毕竟确实很难想象华尔街的精英们能被厨房里的色拉油“背刺”一刀,而这场骗局格外传奇的一点还在于意外成就了“股神”巴菲特的威名。

当然,色拉油本身并无罪,有罪的是背后操纵它的那个人——安东尼-“蒂诺”-德-安吉利斯(Anthony“Tino” De Angelis)。



1915年11月,安吉利斯出生在纽约布朗克斯区一户意大利移民的家中。小时候被称为“蒂诺”的他,日后将以“色拉油大王”之名叱咤风云。不得不说,他父亲“披萨师傅”的职业可能对安吉利斯的职业选择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他选择的职业领域都与食物有关。

16岁那年,安吉利斯辍学创业,启动资金来自于父亲给的500美元。要知道,那时候可是在大萧条时期,这笔钱可真不少了。不过这里并没有发生什么投资天才的故事:安吉利斯投资了一家糖果店,然后很快把老本赔了个精光,创业者“蒂诺”又成为了打工人。

事实证明,安吉利斯更擅长打工。在加入一家肉厂当屠夫仅仅3年后,他的专业、技巧、效率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年仅20岁就被任命为工长,手下管着200人。

能力得到了证明,谁又愿意打工呢?1938年,23岁的安吉利斯再次选择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屠宰公司。1万美元的贷款,2000美元的个人储蓄,在短短一年后就变成了10万美元。

跟着政府有肉吃

在经营肉厂的过程中,精明的安吉利斯意识到跟着政府的政策走是个赚钱的好路子,于是把手伸向了政府运营的“学校午餐计划”。该计划始于大萧条时期,当时美国一边农产品产量过剩,另一边居民又没钱消费,学校里的小朋友经常饿肚子。于是美国政府就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征收过剩产品,用于制作营养午餐,发放给在校学生,可谓一举两得,随后该计划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安吉利斯于1949年设法参与了这个计划。由于他的肉厂产品正好对口,而且公司规模也已经相当可观,也因此顺利拿下了一笔接近2000万磅烟熏肉的大订单。这时候,安吉利斯发现,只要满足政府的征收价格,政府对于食品几乎来者不拒。所以,他的逐利本性暴露无遗:利欲熏心的安吉利斯向政府提供了大量劣质猪肉,从中赚取了超过33万美元的差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安吉利斯第一次在产品上以次充好了,1947年的南斯拉夫政府就因为安吉利斯提供的劣质猪油起诉过他,不过后来以10万美元庭外和解。这一次,安吉利斯居然敢动“祖国的花朵”,很快被人举报和起诉,不过他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免去了牢狱之灾,但是他的肉厂因此事信誉大跌,很快破产。

吃了法律的铁拳,安吉利斯会改过自新吗?并没有,否则也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经此挫折,安吉利斯怕是反而更笃定了一个心思:跟着政府,有肉吃。

色拉油之王崛起

机会来了。1950年代,美国的农产品依然严重过剩,而彼时的欧洲在经历过二战之后已经被打成了一片废墟,吃饭都成问题。于是,美国农业部就提出了“粮食换和平”计划,旨在以低价向粮食产量不足的欧洲国家出售过剩粮食,既可以帮助盟友,也可以促进国际贸易。


已经尝到过政府政策甜头的安吉利斯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不过这一次,他没有选择肉类,而是看上了植物油,尤其是大豆色拉油——谁让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呢。而且,当时的色拉油除了市场需求极大以外,涨跌因素也非常不透明,而以美国当时在全球色拉油市场上的地位,称其“呼风唤雨”都不为过。种种因素之下,投资色拉油变成了一件非常有利可图的事情。

1955年,安吉利斯成立了联合粗制植物油精炼有限公司(Allied Crude Vegetable Oil Refining Co.),随之顺利加入了“粮食换和平”计划。从起酥油、棉籽油,一直到色拉油,安吉利斯的业务不断扩张,到1950年代末时,运往欧洲的食用油中有四分之三都要经过他的手。


水变油的奥秘但是安吉利斯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想要垄断。于是,他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大豆,又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出色拉油,和竞争对手打起了资本战。只要熬到所有竞争对手都撑不住,安吉利斯就能随心所欲操纵市场。

要实现他的野心,安吉利斯需要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依靠他的人脉,确实会有一些银行和老板愿意给他投钱,但显然他手中真正可以拿来大量换钱的就是他囤积的大量色拉油。而要用商品抵押贷款,安吉利斯需要进行“仓库抵押”

仓库抵押,即交易商将一部分商品运到A银行存放,换来A银行开具的收据;随后,交易商可以凭此收据向B银行借款。理论上来说,这个方法既方便,安全性也高。但是总有些商品无法存放在银行。比如安吉利斯抵押的是色拉油,数量大,而且需要特殊的储存方式;而另一方面,银行总不可能为了这一笔生意专门造好多个油罐。

于是,在仓库抵押的基础上,银行又想出了“就地仓库抵押”的方式,即允许交易商把抵押商品就地存放在自己公司。与此同时,交易商的一部分员工则成为银行员工,这样银行立即有了现成的管理人员,也省下了人力培训成本。

这时候,安吉利斯找上了刚刚成立“就地仓库抵押”部门的美国运通公司。新部门刚成立,就有这么大一个客户上门,可把美国运通高兴坏了。于是,签合同,检查油罐,开具收据,程序按部就班稳步推进,运通收油,安吉利斯收款,皆大欢喜。



精明的“蒂诺”怎么会不动歪脑筋呢?猫腻出在油罐上,原理则是简单的物理学:油的密度小于水,所以会浮在水面上。事实上,安吉利斯的巨大油罐里装着的大部分都是海水,但他通过复杂的管道将各个油罐连接在一起,以使油在油罐间相互流动。而每当运通工作人员来检查时,他们从油罐顶部看见的的色拉油其实只是浮在水面上的一层而已。

至于管理人员,名义上虽然属于运通,还不都是安吉利斯的老员工?而安吉利斯对这些人也毫不吝啬,开出的工资远高于行业水准。这哪是工资,其实都是封口费。事实上,运通确实曾经有几次抽查发现油罐里有水分。但是在自己人的掩护下,样本都被送到安吉利斯自己的检测机构里检查了,而检验报告里最多也只会出现一些诸如“蒸汽管道故障”之类的结果。

总之,安吉利斯利用运通的背书,从多达51家公司获得了借款,其中还包括美国银行这样的行业大佬。摊子越铺越大,牵涉到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而整件事最荒谬的一点在于,所有借钱给他的公司就愣是没有一家发现,安吉利斯所报告的色拉油库存量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库存量。

骗局败露助”股神“成名

时间来到1963年9月,当时苏联葵花籽大量歉收,大宗交易商预测苏联会向美国大笔进口食用油。于是,安吉利斯借势收买贿赂许多交易员下单,放大市场上对色拉油的需求情绪,试图把价格炒到一个高点后一把梭哈。大豆油、棉籽油在这样的情绪推动下确实疯狂上涨,而对安吉利斯来说,离兑现最终大奖似乎近在咫尺。

然而,莫斯科很快驳斥了需要大规模进口食用油的传言,这就使市场上不正常的买单变得尤为可疑。坊间也出现传言,称这些交易背后其实都是同一个客户在捣鬼。而此前多次进行投机的安吉利斯迅速成为了市场和投资人的怀疑对象。所以说,做人还是要厚道啊,不然出点啥事第一个被怀疑。

总之,美国运通的调查员和FBI探员一起,再次进行了深入调查。这一次,安吉利斯“水变油”的把戏被查了个水落石出。联合植物油精炼公司的油罐中理论上应当有价值1.5亿美元(现在相当于将近14亿美元)的色拉油,但一顿估算下来真实的价值大概只有600万美元。

消息传出后,整个色拉油期货市场大跌。而原本打算炒高价格后出货,利用“割”来的利润还钱的安吉利斯这下跌入了无底深渊。1963年11月19日,联合植物油精炼公司正式申请破产,而51位债主也傻了眼。


随后,纽约证交所立即暂停了深度涉及安吉利斯骗局的两家券商,生怕这个骗局会对股市造成不利影响,结果此举反而加剧了色拉油期货市场的恐慌向股市扩撒。11月22日中午,纽交所不得不解禁其中一家券商,试图安抚市场。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当天下午1点41分,美国股市又迎来了一个陨石撞地球级别的利空消息: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这迅速引发了恐慌性抛售,美股瞬间蒸发110亿美元,纽交所紧急宣布交易暂停,直到11月26日才重新开放,而当时已经是下一个周二了。


恢复交易后,美股相比前一个交易日,事实上还上涨了4.5%,但是其中并不包括因安吉利斯的骗局而破产的200多家公司,以及最大的冤大头美国运通。由于庞大的资金损失,运通股价大跌40%,差点被安吉利斯直接坑到破产。

而这时候,一个来自美国中部小城奥马哈、平平无奇的投资者认为美国运通的信用卡业务基本盘仍然健康,于是在市场的恐慌中选择了贪婪,花2000万美元获得了运通5%的股份。十年内,这笔投资增长了10倍,这位名叫沃伦-巴菲特的投资者一战封神,“股神”、“奥马哈先知”之名响彻华尔街,乃至全世界。


安吉利斯本人则在公司破产后因多项欺诈指控被起诉,于1965年被判处20年监禁。在服刑7年后,他于1972年获释。走出监狱大门时,安吉利斯称自己已经改过自新,“无论在精神上、身体上、还是道德上”。

事实上,并没有。

1980年,安吉利斯又因为策划了一个总计骗取农民1300万美元的骗局被判入狱,再次服刑7年。1993年,安吉利斯又因伪造银行信函骗取一家加拿大公司价值100万美元的猪肉而再次被判7年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