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梦溪笔谈的作者是谁 《窦娥冤》的作者是

发布者:陈俊
导读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1031年,西夏为了抱大腿求发展,李元昊娶回辽国媳妇千里之外的浙江钱塘县,沈括正抱着小奶壶欢庆满月宴。沈括刚学会

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
1031年,西夏为了抱大腿求发展,李元昊娶回辽国媳妇
千里之外的浙江钱塘县,沈括正抱着小奶壶欢庆满月宴。

沈括刚学会独自走路,父亲就将摇摇车改成移动小书桌。按照他制定的学习计划表,家里藏书足够儿子读到成年。
随着识字越来越多,沈括的读书任务相当艰巨。
那年头不兴文理分科,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统统要学。


沈括按着计划表常年苦读,14岁就读完家中所有藏书。老沈正乐得合不拢嘴,却发现儿子的精神状态有问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傻了吧,谁家桃花四月开?
老沈带儿子去看病,老中医把完脉说:你这家长当的,死啃千卷书容易消化不良,赶紧行万里路散散功。
反正家里藏书也看完了,老沈就带着儿子去外地上任。
泉州、润州、简州、汴京...天南海北的游历,让书本理论与实践活动融合出知识,并且不断温润滋养着沈括。


那年春夏之交,沈括上山时发现一大片桃林。粉白色的桃花竞相怒放,他顿时迷醉在自然芳香之中。
原来白居易是对的!开花和温度有关系,温度又和地域海拔有关系!
沈括内心深处的疑团化开了,就好像从一堆乱麻中扯出线头。在桃花林里还没等来桃花运,沈括就有些发晕。后来医生说:你这是长期读书不锻炼,造成的体质太差。
于是,沈括又触发中医隐藏任务,开始四处搜集钻研医方。


1050年,老沈退休养病。沈括跑到舅舅家里,将这位带兵进士的藏书读完了。
第二年,老沈去世了,沈括接班当上沭阳县主簿。
辖区内河道淤堵严重,年仅20岁的沈括亲自规划水利工程,
沭阳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沈括又被调去芜湖挖下水道。通过一系列良心工程,大家不用下雨时漂在家里看海了。
各级领导都喜欢沈括,指望从他这里多捞点政绩。小沈同志挽起裤腿在淤泥里泡了十年,升职加薪却从来没有份。
因为他的官职是捡来的,而不是通过国考分配的。
1063年,沈括第一次考进士就中奖了。他被分配到昭文馆编校书籍,顺便修订各种皇家礼仪制度。
直到遇上王安石,那个改变他命运的男人。你就是小沈啊,我和你爹是老相识。

1067年,宋神宗继位,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即将登场。
靠着学识才干和新党成员身份,沈括一路升迁到司天监掌门人。这个古老的天象部门,和后世地震局差不多。
你问我准不准?不震一下我哪知道准不准!
沈括上班第一天,就发现很多员工是文盲兼神棍。
在双脚无法离地的时代,沈括沿用东方技艺注视着茫茫宇宙。
改进浑仪、景表、五壶浮漏。记录观测数据,修订新历法。征集天象书籍,扩充知识库。任用读书学子,培养高端人才。
九百多年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沈括星”,让他和张衡永远闪耀在浩瀚星空。


1072年,淮南遭水灾而闹饥荒,41岁的沈括出差巡视。
他到任后开仓放粮,接着又挽起裤腿跳进淤泥里。时隔二十年,沈括再次主持水利工程开出大片良田。
回京后升任太常丞,整天在皇帝眼皮底下瞎晃悠。
两年后,沈括被调往延州抵御西夏,这位江南士子也唱起信天游: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石油从门前淌过...
没错!“石油”这两字是沈括的原创,他还预言此物会风靡后世:石油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十月,西夏攻顺宁,沈括督战俘获敌军近万人。十一月,沈括诱歼西夏守军,拿下浮图三座城。次年二月,升任龙图阁学士,合军收复金汤城。...
沈括51岁,闲的没事干,便开始潜心绘制《天下州县图》。常年沉浸于这项浩瀚工程,政途失意的痛楚渐渐淡化。
五年后,沈括将这份套图送给朝廷。十一岁的宋哲宗虽然不懂啥叫比例尺,却也能感受到大宋河山的恢弘气势。

1087年,56岁的沈括升任光禄少卿,此时已经对做官没兴趣了。
《天下州县图》打开的不光是荣耀,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他将润州的宅院取名为梦溪园,开始宅在家里闭门不出。
沈括摊开书桌上的麻纱纸,提起毛笔徐徐写道:予退处林下,深居绝过从。所录惟山间木荫,率意谈噱,不系人之利害者...
他回望自己这大半生,读书游历、治河修书、观天象、访契丹、御西夏、绘国图,几乎从来没有停歇过。
如今黄土已埋过胸膛,那就留点更为干净纯粹的东西吧,至少证明自己来过这个世界。


1093年,《梦溪笔谈》问世。这部三十卷皇皇巨著,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门现代学科。
那一年,沈括已经62岁了。他被这部百科全书耗干所有精气神,尽管身心疲惫却难掩眉目之间的欣慰喜悦。
两年后,沈括病逝梦溪园,终年64岁。
《梦溪笔谈》中的很多记载都是世界第一,然而当代介绍这部著作时,却还要引用一个外国人的推荐语。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道:这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