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邵凤丽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处于每年的9月22日-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
秋分节气的起源十分久远。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早在先秦时期秋分已经出现,“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即半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开始,“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含有平分秋色的意思。“秋分”的另一个意思是昼夜均衡、寒暑平分,同“春分”一样,“秋分”时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慢慢进入深秋,天气渐渐转冷。同时,在古人的心目中,一年的四季轮转,正是阴阳二气相互转换的结果。秋分之日是“阴阳相半”的日子,从此日起,阳气渐收,阴气盛长。
作为农业文明的重要时序指南,秋分节气长期伴随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直至当下。2018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在每年秋分日设“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宋代楼钥诗云:“秋分雷自合收声,白露明朝忽震霆”。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以后阴气逐渐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二候“蛰虫坯户”。坯即细土,秋分时节天气转凉,小虫子在洞穴里藏起来,并用细土封实洞孔,准备蛰伏。三候“水始涸”。秋分之后,秋风渐强,湿润空气渐少,空中水汽干涸,很难再有大雨出现。
祭月祈福
秋分,古时曾被称为“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发展而来。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并不固定,也不一定都有圆月。祭月如果无月岂不是太煞风景了,所以,慢慢地人们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了中秋。
祭月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周朝时,按照礼制规定,天子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祭月是重要的国家礼典,祭祀仪式肃穆而隆重。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史稿·礼志》中对祭月仪式的记载十分详细。作为国家大典的祭月仪式,目的是“福我兆民”,祈求月神佑护国泰民安。
公平正义
秋分这一天,还是校正度量衡的重要日子。《礼记·月令》载:“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斛)。”秋分、春分时日夜均长、寒暑平分,古人在这一天对长度、重量、容量等度量衡准器一一进行校正,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同时也是中国人“顺天道、正人道”的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反映。同时,这一天校准度量衡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秋分之日,“昼夜均而寒暑平”,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小,各种度量衡准器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更为精准。除了校准度量衡,普通人在这一天也要举行“竖蛋”游戏,通过游戏娱乐的方式,体会昼夜平分、阴阳和谐。
感恩回馈
中国长期是农业社会,人们按照春祈秋报的思想,创制了春社、秋社习俗。所谓“社”,就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秋分时节,万物收获,人们感恩回馈,庆祝秋成。唐代韩愈诗云:“共向田头乐社神。”从时间上看,秋社的时间是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一般在秋分前后,此时正是农作物收获之时。《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东京城,“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皇亲国戚、富贵人家还要专门制作招待宾客和祭祀使用的“社饭”。这一天妇女带着孩子回娘家,看望长辈,“人家妇女皆归外家”,并且,娘家人要将刚收获的葫芦、枣子等物作为礼物送给外甥,寓意“宜良外甥”,表达美好祝福。秋季物成,人们除了感恩自然土地馈赠,也感恩祖先的护佑,有的地方有举行“秋祭”仪式祭祀祖先的习俗。
养生保健
秋分时节,天气逐渐由热转凉,这个时候养生要遵循阴阳平衡、收敛平和的原则。在生活上,早卧早起,顺应时气。《黄帝内经》:“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在饮食上,秋分时节仍多“燥”症,“秋补”宜用温润食物,如百合、银耳、秋梨、莲藕、柿子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分是昼夜均衡的时间节点,饱含着人们对国泰民安、公平公正的期待。古老的春祈秋报,也让秋分成为农民举行欢乐庆典的时刻。
(作者为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