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鸿门宴原文及翻译 鸿门宴一二段翻译

发布者:刘俊远
导读鸿门宴精彩纷呈,无疑经过司马迁的生花妙笔渲染,是司马迁的《鸿门宴》。刘邦、项羽白手起家又征战频繁,不可能设置史官记录历史细节。鸿门宴确实发生过,但绝非今天所看到的这般惊心动魄。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写《鸿

鸿门宴精彩纷呈,无疑经过司马迁的生花妙笔渲染,是司马迁的《鸿门宴》。刘邦、项羽白手起家又征战频繁,不可能设置史官记录历史细节。鸿门宴确实发生过,但绝非今天所看到的这般惊心动魄。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写《鸿门宴》?

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司马迁对待鸿门宴非同寻常。司马迁写巨鹿之战用了七百余字,写其战斗过程更是惜墨如金,仅用二十六个字:“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读来酣畅淋漓,令人折服千古。司马迁写鸿门宴则足足用了二千余字。司马迁为什么要大书特书鸿门宴?

司马迁地大写特写鸿门宴,不惜笔墨,明显是在渲染刘邦的“天命所授”。这一点,司马迁已经通过范增之口说明。鸿门宴之前,范增说刘邦有天子气象,必须及早除掉。鸿门宴结束时,范增看到刘邦从剑下超生,哀叹:“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承认刘邦有天命在身,项羽集团靠人力杀不了刘邦,反而被刘邦拿下。由此可见,司马迁利用鸿门宴证明刘邦是天命所授,没有天命就没有死里逃生。

项羽死前留下千古名言:“天亡我,非战之罪!”大意是“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打仗不行!”司马迁批评:“项羽自己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却用‘天亡我,非战之罪’作借口,真是荒谬!”在司马迁看来,项羽的失败完全是他自己的错误导致,怨不得老天爷。“天命观”认为“万事万物天注定”,“非天命观”则否定天命所授,认为成败自取。无疑,司马迁批评项羽出于“非天命观”。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大矛盾,司马迁用“天命观”评价刘邦得天下称帝是天命所授,而用“非天命观”评价项羽的失败丧亡是咎由自取。司马迁怎么会执行两重标准呢?

司马迁渲染刘邦的天命所授,并非只在《鸿门宴》中,在《史记·高祖本纪》里至少记下九件。

一、父母所见:刘邦母亲在湖泽边休息,困乏小睡,梦见与神龙相遇。当时电闪雷鸣,刘邦父亲找到湖边,正看见一条蛟龙覆压在刘母身上。刘母自此胎孕上身,生下刘邦。

二、亲眼所见:刘邦左侧大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极其罕见。当时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火德王赤帝的象征。

三、常人所见:刘邦没钱还好喝酒,经常向王媪和武负二家赊帐,喝醉就倒头大睡。王媪、武负二人经常看到醉卧中的刘邦身上有龙若隐若现。

四、岳父所见:吕太公大摆宴席,特意挽留刘邦,说:“我相过许多人,没有一个能赶上你的高贵,请你好自珍爱。我愿把女儿许配给你为妻。”吕家姑娘就是吕雉,就是著名的吕后。

五、奇人所见:吕雉领着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在田间耕作,有个老人路过讨水喝。喝过水,老人端详着说吕雉面相天下最贵,继而说其一切贵相都由身边的男孩而起。老人离开,刘邦归来,听过吕雉叙说,急忙追上老人请问自己的命相。老人端详后,缓缓地说:“您的命相贵不可言!”

六、部下所见:刘邦曾带领十几人乘夜逃亡,忽然前面的人跑回来报告,发现一条大白蛇挡路。刘邦走到前面,拔出宝剑把蛇一挥两段。大家继续走路。休息的时候,有个人掉队,追赶上来,说起一件怪事。那人来到斩白蛇的地方见一个老妇人坐在路边哭。问为什么哭。老妇人回答说:“我儿子被人杀了。”又问为什么被杀。老妇人说:“我儿子是白帝的儿子,他变成蛇挡在道上,被赤帝的儿子斩了。”那人认为老妇人是在吓唬走夜路的人,举鞭想抽老妇人。老妇人一转眼却不见了。

七、帝君所见:刘邦没有发迹的时候,秦始皇说:“东南方向有天子之气!”于是东游,想用自己在位天子气镇服在野天子气。刘邦醉斩白蛇,怀疑在野天子气应在自己身上,便逃亡在芒砀山中。

八、妻子所见:刘邦逃亡芒砀山期间,妻子吕雉有事找刘邦,经常一找一个准。刘邦很奇怪,吕雉解释说,刘邦所在的地方上空常有云气缭绕,只要奔着云气走就不会错。

九、刘邦自言:鸿门宴之后第十二年,刘邦征讨淮南王黥布的反叛时被流矢击中受伤,返回途中又生病,回到长安病势加重。吕后找来医生为刘邦治病。刘邦问病情如何,医生回答说可以治愈。刘邦听后突然大骂把医生:“我以一个平民百姓之身,手提三尺剑取得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吗?命由天定,即使扁鹊再世又有何用!”刘邦拒绝治病,不久驾崩于长乐宫中。

《史记》传纪中记载了五件刘邦天命所授的奇事,除了《鸿门宴》,其余四件如下。

《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初次追随刘邦的时候,喜欢向人宣讲《太公兵法》,只有刘邦能听懂并遵行无误,张良感叹“沛公殆天授”。

《张耳陈余列传》记载,张耳失败逃亡,考虑投奔项羽或者刘邦,认为汉王刘邦入关的时候,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正好聚集在东方井宿天区。东方井宿是秦国的分野,先到者会霸有天下。张耳因此投奔了刘邦。

《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与淮阴侯韩信闲聊,评论各个将领带兵作战的才能。韩信评论刘邦能带兵十万,称自己带兵则多多益善。刘邦讥讽韩信:“你为什么被我擒住了呢?”韩信回答:“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统率将领,微臣因此被陛下擒拿。而且,陛下是天命所授,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

《孝文本纪》记载,吕后死后,陈平、周勃等人团灭吕姓势力,派使奉迎当时的代王进京登基。代王咨询属下,有人建议当机立断接受奉请,其理由之一:“吕后以太后的威势严权,封立吕姓三人为王,擅权专治。然而吕后一去,太尉周勃空手持一节仗进入北军,振臂一呼‘拥护吕家的人袒露右臂,拥护刘家的人裸露左臂!’全军一齐裸露左臂,拥护刘家,背叛吕家,这就是天命所授,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代王进京登基为帝,即汉文帝。

在《秦楚之际月表》序言中,司马迁自己这样评论:高祖刘邦愤发而起成为天下雄主,怎能说“没有封地便不能当帝王”?这就是说帝王之位应当传给大圣贤。这难道不是天意!不是大圣贤,谁能担当得起天命成为帝王?

总之,《史记》全书记录刘邦的天命所授多达十四处,但这些都不足以证明刘邦的天命所授,因此司马迁特意刻画鸿门宴故事,借范增之口证明刘邦的天命所授。前文《受苦受难,鸿门宴上刘邦的三十九层危险(上)》《受苦受难,鸿门宴上刘邦的三十九层危险(下)》全面分析了刘邦当时的危险,其凶其险,无以复加,能从那种凶险中逃生,除了称之为“神人”再也无法名状。司马迁用这样一场鸿门宴来证明刘邦的天命所授,比得上罗列几十条奇事。

综观《史记》全书,司马迁对待其他历史人物,大都采取“非天命观”,很少涉及怪、力、乱、神,很少记载与天命有关的奇事,与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一样。孔子也是大史学家。可是,司马迁唯独对刘邦采取“天命观”,唯独围绕刘邦不厌其烦地记载天命奇事,唯独对刘邦一有机会就大书特书“怪、力、神”。作为大史学家,司马迁真是矛盾!

矛盾的背后隐藏深层原因。原因就在于司马迁其人其书,更关系着史学本质和天下安稳,是司马迁的大智慧所在,更是历史局限性所在。

司马迁由于仗义替人说话,触怒汉武帝,惨遭宫刑,因而发愤著述《史记》,决心成一家之言。

当时的人们或多或少信奉天命,汉武帝更是深信不疑。《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刘彻继位之初,尤其对祭祀鬼神之类的事情恭敬有加。一篇《孝武本纪》,几乎通篇都是汉武帝敬事鬼神的故事。古人法天则地而行事,认为天命就是法则所在,天命所授就是合法的。刘邦的毕生事业就是建立了刘家大汉王朝。毫无疑问,作为继承者的汉武帝不仅坚信刘家王朝是天命所授,更会以其合法性而自豪,为之奋斗。司马迁叙写刘邦事业,任其罄南山之竹,写尽刘邦为人处事的合情合理,如果避而不谈天命所授,在汉武帝看来,这就意味着司马迁怀疑大汉王朝的合法性,大有滥言惑众之嫌。这样一来,汉武帝要去掉的就不再是人根,而是司马迁的项上人头,更会对其著作、对其思想挫骨扬灰。当然,汉武帝维护刘家王朝,也就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是那个历史时期的必然做法。所以,司马迁为自己的生命考虑,更为自己奋斗终生的《史记》一书考虑,都必须刻画出刘邦事业合情合理合法的全貌。

汉武帝时期,大汉王朝奋发有为,人人崇尚建功立业,扬名万世。人各有志,志有不同,其间难免参杂非分之想。“天下磨刀提剑想做陛下事业的人何止千百!”就当时的社会状况来说,怕的是随时随地都有人在梦中效仿陈胜大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一介平民都有这样的想法,可见当时这种思潮的普及之广。假如《史记》尽述前人成败情理,指导人们扬长避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史记》无疑成为亡命之徒的最佳教科书,天下将永无宁日,史学就会误入歧途。所以,司马迁为史学考虑,更为天下安稳考虑,都必须全面刻画出刘邦事业的合法性,让读者认识到刘邦是天命所授。唯有如此,才能严防亡命之徒的肆意妄为,这更是司马迁的智慧所在。

司马迁立志“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不写当朝,则于事无补!自从周平王东迁,中国社会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败,人心不古,秩序大乱,古教丧亡。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老子、孔子、孙子、墨子四圣突起,诸子百家相继兴举,有志之士纷纷力图重建伦理纲常,创新政教体系,整个社会坚定地踏上了艰难跋涉的探索历程。所有这些都直指汉武盛世,在其间任何一处插刀断代,都无法反映历史全貌;唯有写至当朝,以不断为断,才算完整。所以,司马迁不写当朝,则无法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唯有以自己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来阐释人情事理,才能更好地有别于前人。所以,《史记》叙写当朝,是势所必然,史学家的真知驱使所致。当此之时,司马迁前有头落书毁之凶,后有言滥世荡之恶,独步一线悬丝,只笔托传五十二万言煌煌巨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何其壮哉!司马迁在失败者的传记中淋漓尽致地指出人人都存在的毛病,在成功者的传记中充分肯定了许多人都有的长处,又恰当地用天命观克服少数人的非份之想,实现了史学本质。不是文章圣手,焉敢措手?这是司马迁的大智慧所在!

司马迁指斥项羽“天亡我”为荒谬,并不代表司马迁彻底否定天命观,实质是指斥项羽的错误行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另找借口为自己的失败开脱。项羽败亡,人人都可以说“天亡项羽”,唯独项羽自己不能说“天亡我”。找借口推卸自身责任,不从失败中深挖自身原因以汲取教训,这样的人永远不会长大成熟,永远废物一个,天若真在,也必将除此废物!假如你的部下有人像项羽那样把失败的责任推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你必然会把他除去。你会这样做,天也会这样做。

司马迁记录刘邦“天命授我”的言行,极力渲染证明刘邦的“天命所授”,并不一定代表司马迁肯定天命观,实质是肯定刘邦的行为:功劳并不全部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必然另有原因。刘邦事业成功,人人都可以说“刘邦自为”,唯独刘邦不能说“我自为”。因为只有那些“分功于人,推功于天”的人,才会真正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才能长大成熟,成为强者。天若真在,必定乐于帮助这样的强者!假如你的部下有人像刘邦那样把成功归功于你,你会怎么办?你必然高高兴兴地留下他,重用他。你会这样做,天也会这样做。

因此,司马迁一边批评项羽的“天亡我,非战之罪”,一边极力渲染刘邦的“天命所授”,看似矛盾,实则一根两枝,根结上写:“败者自败,成者天成!怨天尤人,荒谬!”这是司马迁的大智慧所在!

需要说明一点,本行在这里说司马迁用“天命观”抑制当时某些人的非分之想,以便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并非宣扬“天命观”。天命观是迷信,必须扬弃,必须大力批判。现在否定天命观,不等于否定天命观在司马迁时代稳定社会的巨大作用。“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有关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到今天不仅成熟而且极其成功,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同时,还能指导社会发展。在司马迁时代,天命观在稳定社会方面比较成功。冷兵器时代,技术低下,刘邦三尺剑就能包打天下,必须用天命观抑制非分之想。现代社会发展到原子弹时代,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武装颠覆社会,不再需要用天命观来稳定社会。所以,天命观适用于古代社会,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如同穿衣服,三岁孩童的衣服成年人穿不上身。

在《鸿门宴》中,司马迁没有正面描写刘邦的危险,而是侧面渲染出一个凶险奇绝的气氛,让读者感受到刘邦面临的危险之深。《受苦受难,鸿门宴上刘邦的三十九层危险(上)》揭示刘邦经历二十六层危险,丧智、忘身、绝情、无理、失性,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命本能。二十六层危险就是二十六道难关。假设一道难关淘汰掉一半人,闯过二十六道难关,平均六百四十亿个人中才会出现一个,几乎毫无可能,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只能说刘邦有天命在身,是老天爷在保佑刘邦。

在鸿门宴上,刘邦之所以凶险无比,之所以最终能够全身而退,除了项羽暗中操纵全局外,还需要有利于刘邦脱身的因素全部凑齐,少一个因素都不行。

一、范增不彻底明白项羽的真实意图,不知道项伯与张良的朋友关系、项伯与刘邦的亲家关系,只知道张良是刘邦的朋友兼客人。在范增看来,杀死刘邦对张良没有多少影响,政治风险也很小,因而轻率示意项羽诛杀刘邦,被酒徒刘邦发现,导致刘邦不敢放肆。范增好心办错事,不仅没能杀掉刘邦,反而救了刘邦一命。

二、范增德高望重,对项羽忠心耿耿,又被项羽尊称为亚父,可以倚老卖老,擅作主张。范增人生七十古来稀,心理上正在变成了老小孩,擅自招来项庄刺杀刘邦。

三、范增不知道刘邦是应项伯之邀前来鸿门谢罪,否则他会考虑其他招数,以免伤了项伯面子。

四、项庄不知道刘邦是应项伯之邀前来鸿门谢罪,否则项庄会考虑拒绝范增的命令。

五、项庄与范增一样,不完全明白项羽的心事,不知道项伯与张良关系密切、项伯与刘邦结成了儿女亲家,因而贸然剑舞。

六、项伯身兼数职,有责任替项羽、张良,替自己出面演戏,做足庇护刘邦的表面文章。

七、项庄迷惑。项伯出场对舞庇护刘邦,项庄不知道该服从范增还是项伯,又无法探知项羽的心思,一身好剑术无从发挥,只能在纠缠不休中再寻机会行刺。

八、项伯、项庄剑舞,任凭项庄如何挑衅,刘邦都能克制。

九、张良能够理解项羽想救刘邦的心思,看出了项伯、项庄二人的剑舞开始现出尴尬,明白自己必须出面化解尴尬。

十、樊哙是刘邦的朋友、部下兼连襟,与刘邦荣辱与共,最敢拼命。

十一、樊哙胆大心细,闯帐时措施得当,进帐后先声夺人,开始了结束剑舞的过程。

十二、那位上酒取肉的仆人很聪明也很智慧,恰恰能够听懂项羽话中暗示刁难樊哙的弦外之音,其理解的程度堪堪与其身份相当,不多也不少,换大杯、取生肉,尽情刁难樊哙。

十三、樊哙吃生肉。樊哙出身屠夫,吃肉经验丰富,拔剑切肉而吃。

十四、项羽发话,表达亲自惩治樊哙的心迹,因而问樊哙:“壮士,能复饮乎?”

十五、樊哙的聪明和智慧恰恰能够理解项羽问话的浅层含义,其理解的程度堪堪与其身份和受刁难的情景相当,不多也不少,得知项羽要继续刁难自己,马上意识到自己正在切肉吃,意识到自己亮剑在手,于是大发狠话:“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十六、樊哙才能不凡,代表刘邦说出讲和条件,又充分揭露了项营要诛杀刘邦的阴谋,话说得不卑不亢,分寸把握得极其恰当。

十七、项羽留樊哙坐陪,成功结束了项伯、项庄的剑舞。

十八、刘邦是酒徒,最能装醉,借故在樊哙的陪同下离开酒帐。

十九、陈平非常聪明,非常智慧,恰恰能够理解项羽要救刘邦性命的心思,暗助项羽释放刘邦。

二十、张良非常聪明,非常智慧,尽职尽责完成调解任务,说和双方,并把刘邦落荒而逃的事实公布于众。项羽达到基本目的,放过刘邦,双方共赢。

上述这些因素都是刘邦在鸿门宴上全身而退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其发挥作用的顺序都不能变,如同下棋一样,行棋顺序的不当都是败招,一招失误,全盘皆输。鸿门宴上各人的行为决定于其当时的想法,一念之差都将导致鸿门宴变成另一种结果,刘邦必死无疑。要把多达二十余种因素凑齐,丝毫不差,顺序更要正确无误,刘邦才能活命,几乎不可能,唯一解释:刘邦乃天命所授。

文以载道,司马迁大书特书鸿门宴,除了竭尽全力证明刘邦的天命所授,还在于借以阐述道理,抒发个人情感,大有感叹人生况味。细品《鸿门宴》全文,字里行间透露出司马迁对项羽、刘邦和解之事有某种期待,暗示出司马迁对项、刘实际和解结果非常失望。其实司马迁希望项羽和刘邦达成另一个和解结果,不唯司马迁如此,换成任何人也都会希望项羽和刘邦在鸿门宴上冰释前嫌,和好如初。这样就要求刘邦真诚承认错误,从而引发项羽承认误会,二人因而坦诚相待,两颗伟大的英雄之心因此相亲相洽相融,成就一段千古美谈。

鸿门宴上,项羽、刘邦二人没有冰释前嫌,关键在于刘邦没能也不能把张良往坏处想,没能引发《受苦受难,鸿门宴上刘邦的三十九层危险(下)》推测的剩余十三层危险。在第二十层危险中,刘邦幻化成游魂看到:东边座位上是一尊石雕,眼窝中没有眼球,幽寂深邃。面对这座没有眼球、眼窝幽邃的雕像,刘邦不敢再看下去,于是离席逃跑。如果刘邦敢于把当时的张良想象成陷害自己的坏人,那么就等于推开了囚禁着万千灵魂的地狱之门,最终与项羽的心灵相会。

在《鸿门宴》中,司马迁已经暗示出这种希望。在鸿门宴上,德高望重的亚父范增坐北朝南,暗示范增是天下公义的化身。刘邦有错,表面上看是抢了项羽的功劳,实质错在触犯天下公义,所以不必向项羽认错,而应该向范增认错。项羽有错,表面上看是要诛杀刘邦,实质错在触犯天下公义,所以不必向刘邦认错,而应该向范增认错。这样,刘邦和项羽双双面对范增跪倒认错,恰恰形成朝堂上臣子朝拜君主之势,分坐于东西席位上的张良和项伯正好成为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人。但是,刘邦、项羽二人并没有双双跪倒在天下公义的朝堂之上。种种原因,有人性,有误会,有利益,有情绪,等等,刘邦最终落荒而逃,项羽历经千辛万苦仍不免怅然,留下一句“沛公安在”的呓语。一对曾经生死与共的忘年交好友最终反目为仇,读来令人唏噓不已,慨叹知音千古,慨叹真心难得!司马迁如此叙写鸿门宴,无异于跳进九重地狱,拉醒仍在梦魇之中的项羽灵魂,把那一句“沛公安在”的梦呓,变成“知音安在”的呐喊!

司马迁对知音难觅深有体会。司马迁因替人说话蒙受奇耻大辱,在《报任安书》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受辱经过,倾吐了内心郁积的痛苦与愤懑,称自己被下狱治罪时“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史记》是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所著,在书中非常同情那些与自己相似的悲剧人物。项羽是悲剧英雄的典型,得到了司马迁最大的同情,不仅在《项羽本纪》中淋漓尽致地刻画出项羽的真心英雄形象,更是在《鸿门宴》一节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项羽要与刘邦倾心和解的美好愿望。最终通过事与愿违这样一个历史事实,揭示出真心难得,其感叹愤激之情喷薄欲出。在项羽自杀时,司马迁更用一个细节刻画出英雄之心、智者之心的孤独,项羽割头赠故人,一个背叛自己的故人,其祈求被理解的心情可谓是从心尖上挤出的最后一滴鲜血。

在《鸿门宴》中,司马迁在褒扬项羽的同时,并没有指责刘邦,不仅没有指责刘邦,更是把刘邦刻画成一个受苦受难的大英雄。鸿门宴上,其他人都忘生取义,只有刘邦取生舍义;其他人都是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刘邦先活命后做事,似乎显得刘邦人品低下。其实这时候的刘邦是性命攸关,与人品无关。因为,其他人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以视死如归;刘邦则是“明知山有虎,无奈虎山行”,只能逃死如飞。所以,其他人取义,刘邦唯能取生。由此可见,刘邦是大英雄,堪与项羽并列,一个在千难万险中取义,一个在千难万险中取生,都做到极致,足以高山仰止。

司马迁因为前有头落书毁之凶,后有言滥世荡之恶,必须在《鸿门宴》中仔细绵密地掩盖项羽真心救刘邦的迹象,否则无异于说大汉天下是项羽所赠。所以,司马迁在竭力渲染刘邦天命所授奇迹的同时,把有关细节拆碎,分散于《史记》其他章节中。例如,项羽接受章邯投降并立之为雍王、刘邦攻破武关等事件发生的时间,都被收在《秦楚之际月表》中;刘邦采纳封关建议的细节放在《高祖本纪》中;张良献计攻破武关、劝说刘邦还军灞上等细节出现在《留侯世家》中;刘邦部将分抢财物出现在《萧相国世家》中。如此处理后,读者不深读《史记》全书就觉察不到项羽救刘邦的心迹,觉察不到司马迁感叹真心难得的本意。司马迁记载了刘邦数次不可思议的逃脱事件,都与项羽在鸿门宴上暗放刘邦有关。司马迁把鸿门宴写成证明刘邦“天命所授”的证据,那么刘邦数次死里逃生也都是“天命所授”了。如果司马迁把鸿门宴写得让人一看就明白,不是刘邦的天命所授,而是项羽所授,是人情所授,那么刘邦的数次逃脱则同样是人情所授。这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汉武帝绝对不允许司马迁把大汉天下写成项羽所赠,更不允许司马迁在其中表达自己对人情世故的忿忿然。司马迁恼恨人间无情,无疑会使汉武帝如芒在背。

在中国历史上,直至近代,天命观一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理论基础,学者研读《鸿门宴》即使窥破“刘邦天命所授”背后的秘密,得知司马迁感叹真心难得的本意,也会像司马迁一样,只能留在肚子里,不能说出口,否则就意味着否定天命观,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现在不同了,天命观已经被送进历史博物馆,人们再也无所忌讳,是公开《鸿门宴》秘密的时候了,就让我们成为史学巨匠司马迁的千古知音吧!

鸿门宴首先是一场人性的盛宴。不论是鸿门宴的策划者和全局控制者项羽,还是心知肚明适时出手催动全局的张良,无论是刘邦作为一个受苦受难者形象,还是范增擅自行动意欲扭转方向,以及项伯、项庄、樊哙、陈平,甚至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仆人,每个人的行动都是先出于本性,其后才是目的,每个人都是先考虑别人,其次才考虑自己,率性而不自私,毫不作做,既保持了自尊又充分照顾到朋友的关系,是一群性情中人。尤其是,鸿门宴上的人物,个个聪明异常,个个做得让别人无话可说,这才出演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历史盛宴。鸿门宴之所以如此精彩绝伦,关键是每个人都坚持了一个原则:先做人,后做事!

鸿门宴上出场的人物共有九人,分别是项羽、刘邦、张良、项伯、范增、项庄、樊哙、陈平,以及那位添酒取肉的仆人,到《史记》成书之时,司马迁成为鸿门宴上的第十人。与前面九人一样,司马迁叙写鸿门宴,也是先人性后目的,先考虑别人,其次才考虑自己,率性而不自私,毫不作做,是一个性情中人,是一个“先做人,后做事”的人,是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或许,还有第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