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作者:艾萍娇,系教育研究者
孩子的好坏用分数来衡量,老师优秀与否用孩子的成绩来衡量,学校的优劣用升学率来衡量……基础教育领域似乎正在“KPI化”。KPI(关键绩效指标)是企业常用的一套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其最大特点是能量化、能考核。在这种趋势下,家长成了培训机构营销的对象,孩子成了产品,教学过程成了简单粗暴的“灌输+刷题”,一切都为了迅速拿到高分。
所谓的教育“KPI化”,其实并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其本质就是久遭诟病的“唯分数”“唯升学”论。而要扭转教育“KPI化”的倾向与趋势,需要全社会有新的教育“绩效观”。
对于一地来说,怎样的基础教育才算是好的基础教育?看此地是否有名校,到现在还被认为是“主流观念”,而评价名校的指标无非是升学情况。单从学校角度看,那些“升学名校”似乎确实是“名校”,如若把打造“升学名校”作为地方教育部门的教育政绩,那么势必会导致教育资源向少数学校集中。而这显然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健康教育生态的构建。现实中,在“超级高中”的带动下,升学竞争加剧,义务教育阶段也出现变相的重点校、示范校。
换言之,如果一地有升学表现特别突出的学校,那么或可说明当地教育部门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履责中存在问题。因为,在按就近免试入学原则招生的义务教育阶段,以及严格在规定区域招生、不进行提前招生、超大规模招生的高中教育阶段,不可能出现所谓的一校独强的“超级学校”。然而,现实是,“升学名校”被作为地方教育部门展现教育政绩的材料,并在此方向上锲而不舍。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如何办学,提供怎样的教育才算是好的教育?当前,一些教育部门选择用学生考试分数、升学情况来评价教师“绩效”。如此绩效考核下,教师无疑会把学生分为“优生”“差生”,由于“差生”无法对升学作出贡献,难免会被边缘化,更有甚者,要求部分成绩较差的初三学生提前分流到中职学习,以此提高中考的普高录取率。如此绩效考核,还导致我国的基础教育“名师”大多出自“升学名校”,而那些弱校和中职学校的教师,由于生源问题也难获社会关注及认可。
企业出于对利润的追逐,而对员工设有绩效考核,无可非议。但上述的教育“绩效观”,无疑是与育人初衷相背离的。以学生分数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甚至唯一指标,于教师来说,很难实践面向所有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来说,在这套体系下,很有可能被打造为学习的机器。去年,国家层面对教育评价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明确要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各级各地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政绩观,摆脱对集中力量办名校、下达升学指标等教育发展路径的依赖。与此同时,要加快构建面向所有学生的全新教育评价体系。毕竟,发展教育,是为了给所有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过程,而非追求功利的绩效。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3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