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在当今比较流行。那么它是怎样来的呢?民间有各种说法,这里聊备一说。
说是清朝一位蔡状元,决定在流经村边的小河上建一座桥,可桥桩就是打不进去。于是人们纷纷议论:“海龙王不同意,所以使了绊子。”蔡状元贴出了一则布告:“兹为家乡建造洛阳桥,由于疏忽,事前未征得海龙王的谅解,迄今未能建成。今拟委派一位能下得海去的人与龙王面谈架桥事宜,如有自愿当此重任者,当致重酬,决不食言。”
谁知布告贴出三月余,竟无一人应。县太爷限令两个衙役必须在三日内找到下得海的人,否则就要他们的性命。到第三天,正当两人在饭馆喝酒哀叹时,门外进来一人,走到邻桌向一醉汉喊道:“夏德海,这几天怎么见不到你的人影儿,你干啥去了?”“下得海”,二位衙役误把“夏德海”听为“下得海”,非常高兴,不分青红皂白把醉汉架到了县衙,几天以后,夏德海被带到了海边,灌了个烂醉。接着蔡状元宣布“下海”典礼开始,在一片欢呼声和鞭炮声中,夏德海被投进了大海里。
20-30年代,上海戏剧舞台上有一出叫《洛阳桥》的戏,就说的这个故事。后来,人们把稀里糊涂地干某种事统称为“下海”,现在下海一词已被引申入多种含义,已经不再单是贬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