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早春呈水部张18员外》

发布者:张悦
导读这是一首饱含感情的诗歌,《二十四诗品》中对于“豪放”的解释中有“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这样的句子,用来形容李白的这首诗歌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这首诗歌的前两句,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爆出来的,李白用两个爆发

这是一首饱含感情的诗歌,《二十四诗品》中对于“豪放”的解释中有“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这样的句子,用来形容李白的这首诗歌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这首诗歌的前两句,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爆出来的,李白用两个爆发式的长句来直抒胸臆,听完第一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就给人一种豪情喷涌而出,挡也挡不住的感觉,而再看完第二句“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却又让人那刚刚生出的豪情,陡然一凝滞,淤积在心,再难吐出半分,无形之中,使得第二句所写的“愁”,更为深沉。

一下子便让人联想到李白这些年的遭遇了,他落魄江湖载酒行,看似潇洒,但实际上,却满怀着功业未就的郁闷心情。当时的唐朝,正处在安史之乱的前夜,形势险象环生,作为一个智者,李白已经看出了这一点,但是,他人在江湖,无法向君王言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因此而烦闷。也就是说,李白之烦闷,更多的可能还不是因为个人被贬斥,而是因为看见了国家祸乱的由头。这种情绪积攒近十年之久,如今一次爆发出来,那力道,怎不骇人心魄?仅仅是头两句,李白之“愁”便跃然纸上。

我曾经看见有些版本的诗集,在“弃我去者”和“乱我心者”后面,都加了逗号,我个人认为,这样做很不好,这样一来,那诗句中一泻千里的气势就会遭到了破坏,少了那一挥而就,仰天长啸,长歌当哭,壮怀激烈之感。

然而,如果一“愁”到底,那还是李白吗?所以,下面的两句,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这两句,点出了这首诗歌的主题,那就是“谢朓楼”送别,于是,笔下所写之事,也一下子从郁闷的心境,变成了辽阔的秋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按理说,那秋日之景的萧飒,是足以引得李白进一步发“愁”的,但是,李白眼里所见,偏偏不是愁雨、落叶,而是翱翔的秋雁,是秋高气爽的景致,于是,他便被眼前之景所吸引,暂时解脱,陡然生出了豪情。

不错,悲悲切切不是李白的风格,即使到了秋天,他的感觉也更多会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啊,这不,那行南飞的大雁,“便引诗情到碧霄”,顿时安抚了他的悲愁。

满怀诗情的李白,他做诗的时候,向来是跳跃性极大的,这首诗歌也不例外,他旋即又一下子从眼前的秋景,想到了所处的这幢楼,“谢朓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就是“谢朓”。

图片来源网络,不包含于原创部分,下同

上句是用来赞颂李云的,李云的官职是秘书省的校书郎,而唐朝人通常用“蓬山”、“蓬阁”来比喻秘书省,所以,“蓬莱文章”说的是李云的文章,“建安骨”说的是“建安风骨”。建安时代的文学,以悲凉慷慨而著名,着重反映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但是作家却并不消沉,而是通过作品表达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语言遒劲有力,其代表人物是“建安七子”。

应该说,李白用“建安风骨”来比喻李云,是对其极大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其的期望。李白自己已经远在朝廷之外了,但是,李云还是朝廷的官员,所以,李白希望他能够像当年的建安七子一样,用自己的作品来匡复社稷。

而后面的“小谢”,是李白比喻自己,他觉得谢朓那种清新俊秀的诗风,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李白似醉而非醉,此诗写得也似散而神聚,飘逸灵动,话题又回到了题目上,点出了“谢朓楼”和“校书叔云”。

不过,李白毕竟已经醉了,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对此可以酣高楼”,他已经到了酒酣耳热的时候了,这个时候,他的酒劲上来了,于是,自己方才发出的哀愁,到了此时已经完全被抛在了脑后,成了豪气干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由于看见了那翱翔的秋雁,所以,将李白的昂扬情绪推到了极致,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一切烦忧也都已经丢到了九霄云外。这时的李白,已经彻底地醉了,所以,他跌落下那满卷的酒气,仿佛只要轻轻抖一抖青衫,便能随风激起千里酒香。

然而,现实很残酷,于是,李白的心情,在到达峰顶的时候,旋即又有了一个小小的失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不说“愁”,还则罢了,一说“愁”便一连是三个“愁”。当那胸中的愁闷再次随着酒气翻涌上来的时候,是挡也挡不住的,于是,李白便愤而“抽刀”,这自然是豪侠行径,然而,忧愁如同汩汩的流水一般,没有终结,愁是永远都消除不了的啊。

这样的话,他只有换另一种方式来解愁了,那便是用酒来浇胸中块垒。酒名为“欢伯”,曹操常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然而,酒所能解的,最多也只有小儿女的离愁别绪罢了,对于李白来说,他的愁,绝对不仅仅是饯别李云而产生的离别之愁,而更多的是对于这个表面兴盛,内藏危机的大唐朝社稷之愁啊,这样的愁,又怎么可能是三杯两盏,能够解决得了的呢?

长久以来,李白一直保持着一种洒脱的姿态,然而,有谁知道,他的洒脱,只是人前的表演,他的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治国之臣啊。因此,是保留自己的天性,还是融入这个社会,对于李白来说,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就像哈姆雷特也为生存还是死亡而困扰一样。

他可以面对天子,“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但是,他也曾干谒达官贵人,投赠诗文,留下了诸如“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样的句子。不过,他身上毕竟还是豪侠之气更甚,所以,虽然干谒、应酬,却并不谄媚,不露卑屈之态,在浪迹天涯之后,更是纵酒成性,他再也不掩饰自己的狂、傲、洒脱和浪漫了。

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最后两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现实是冷酷的,如果不能改变现实,那便只能改变自己,但是,李白是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所以,他便只有更加痛苦,他的高风亮节,是必然与现实冲突,与社会格格不入的。

愁绪难解,“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一二”,李云会是那个可以言愁的朋友吗?谁知道呢?虽然李白将他比作了建安之人,可是,即使是这样,恐怕李云还是无法理解李白心中的苦闷。纵使两人能够共同举杯,可是,他们又真的能够共同消除那忧愁吗?

报国无门,如果此愁可消的话,屈原也不会身投汨罗江了;壮志未酬,如果此恨可灭的话,伍子胥也不会一夜之间白了头了。这是一个千年来都没有人能够解决得了的问题,管仲因此而退隐五湖,韩信因此而身首异处,这么多古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李白又如何能解决得了呢。既然如此,那倒不如学那江上渔人,散着头发,弄着扁舟,“斜风细雨不须归”。闲来无事的时候,饮一杯浊酒,绣口一吐,将那些千古绝唱信手拈来,用那些瑰丽而富有想象的句子,来抚平心中的伤痛,也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