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浙江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 浙江师训培训管理平台入口

发布者:马同明
导读来源【中国教师报】陶行知提出的“小先生制”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普及大众教育、推广平民教育、实施民主教育、改造乡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创立的,也是陶行知当时依据“即知即传”的原则,采取小孩教小孩、小

来源:【中国教师报】

陶行知提出的“小先生制”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普及大众教育、推广平民教育、实施民主教育、改造乡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创立的,也是陶行知当时依据“即知即传”的原则,采取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方法,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以集体生活之不断地自新创造的过程来教育儿童,使儿童团结起来做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其中蕴含着“以儿童为本”“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等宝贵思想。他强调,小孩身上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小孩人小志不小,许多事不是不能做,而是没有让他们做。每个学生都是主体能动的,是能自己教育自己的。“小先生制”不仅对改造当时中国旧社会的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多元启示。

“小先生制”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从概念探讨到实践探索,从陶行知时代的“普及教育”到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不断创造着新样态。

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发起的“人人小先生”的变革项目遵循“即知即传,相互成就”的教学观,倡导“输入+输出=知识内化”的学习观,实践“人人都是小先生”的学生观,并将其纳入学校办学理念,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而“小先生”课堂则作为“人人小先生”变革项目的主阵地,很大程度上唤醒了教师协同成长和学生互教互学的自觉意识。

该研究成果明确了“小先生”课堂的价值内涵,构建了“小先生”课堂独学、共学、创学三种教学形式,研发了“小先生”课堂支架推动、任务驱动、评价撬动的“三动”策略,创新了“小先生”课堂的“全景式”课程内容、“无边界”学习场景、“卷入式”学校生态治理等支持系统,取得了扎实有效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一是理论上丰富了“小先生制”的内涵。推行“小先生制”,让学生成为小先生,学生便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人。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觉投入学习行动,倡导“即知即传”“知识为公”“团队合作”等理念,系统设计“人人小先生”的教学形式、教学策略及支持系统等教育要素,丰富了新课改的理论内涵。

二是实践上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与学习方式有关,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对知识的保持率分别是:教师讲授保留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老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5%。“小先生制”则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担任既学且教的“小先生”角色“即知即传”,同时为了更好成为“小先生”,学生需要翻阅大量有关资料,自主学习有关知识,在“即知即传”过程中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构建的“小先生”课堂紧紧抓住“人人小先生”变革项目的契机,为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建构了新模式,创生了新样态,同时让学生与世界链接,为未来蓄力,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