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邱勇被调查

发布者:丁原
导读新民晚报讯日前,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第十二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在国家图书馆分馆顺利举行。本期研修班以《翁氏藏稿》作为修复案例,清华大学图书馆古籍特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日前,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第十二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在国家图书馆分馆顺利举行。本期研修班以《翁氏藏稿》作为修复案例,清华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修复师也参与了修复培训。

图说:《翁氏藏稿》修复前与修复后 图片来自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官微

《翁氏藏稿》收藏始于清道光年间的翁心存(1791-1862)。翁氏早年家境贫寒,曾以校书为生,因此对于版本、校勘和鉴赏比较精通。后官至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入值弘德殿,授读同治帝。道光年间(1821-1850),收购了同邑藏书家陈揆(1780-1825)“稽瑞楼”藏书四万余册,由此奠定了翁氏藏书的基础。育有翁同书(1810-1865)、翁同爵(1814-1877)、翁同龢(1830-1904)三子。去世后,藏书大多传给了长子翁同书。后来翁同书又从江都藏书家秦恩复(1760-1843)后人手中购得秦氏“石研斋”大量藏书精品,扩大了家藏。翁同书去世后,翁同龢继承了父兄的藏书,并在书画收藏方面有所建树。作为清代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状元宰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翁同龢是晚清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翁氏家藏也由他逐步积聚,达到鼎盛。在清末时,翁氏藏书位列九大中国藏书家之一。至翁万戈,共延续六代人的收藏与保存。1951年,由翁万戈的生父翁之熹将留存在国内的翁氏藏书,分五批捐献给当时的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

破损的《翁氏藏稿》翁氏后人捐赠给国家图书馆的这批《翁氏藏稿》,经过漫长岁月的流转,在入藏前已经出现了虫蛀、鼠啮、絮化、褶皱、断裂、破损等多种破损情况。如果不进行修复保护,有的已经不能提供给学者们做研究了。此次需要修复的《翁氏藏稿》主要包括翁氏与亲戚、朋友来往书札、名片、公文、奏折等。清华大学图书馆两位修复师负责修复的是《翁氏藏稿》中的易知由单和部分书札。

此次修复的难点在于易知由单为散页、数量大、褶皱多,确定适合的装帧形式也是修复过程中的难点;书札也是以散件存放于牛皮纸袋中,其难点是呈多种颜色,修复用补纸需经过多次调色、试色才能调配到合适的颜色。经过与修复实践指导老师认真沟通后,决定采用挖镶的装帧形式来修复这两种特殊的文献,为了更好地保护修复好后的文献,还制作了六合函套。

本次活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