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还是假言所托的寓言故事,邯郸学步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勤奋好学换来悲惨的结局,不能不引发世人深思。
就事件的本身而言,学习的主体艳羡于此地人优雅得体的行走姿态,所以不辞辛劳地到该地学习当地人走路走入的样子。从学习的本身来说,这种发现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长处的精神可圈可点。因为从古至今,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往前发展、人类文明不断地进步无不得益于学习。从这个角度说,虚心向别人学习走路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故事以悲剧收场大大消解了这种好学精神的意义。
造成这样的结果,简单地分析大致有主观和客观两个原因。先看客观因素,众所周知,每一个地域有每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质和风土人情。这些“土著”是经过长时间积淀下来的,一蹴而就的速成即使仿其形,也很难得其神。正是这种内化到基因里的属性,外来者想短时间内习其精髓,绝非易事。揠苗助长只会落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而就主观原因而言,学习者抱以什么样的价值投向和目标追求,往往会决定学习的收效和发展的走向。
自有人类始,从荒蛮蒙昧到开化文明,人类正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中不断进步,实现蜕变,这一过程漫长而艰难。学习,有以自然为师,有以先史为师,有以先人为师。不论选择什么样的对象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就需要学习者一则要有放下身段的姿态,一则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一则还要能够跳出自我狭隘的思维圈子。惟其如此,方可达到应有的目的。而审视到邯郸学习走路的人,由于这三个问题没有弄明白,与之相关的关系没有理清楚,最终落得个爬着回来的结局。
老子曰:“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此处有老子之语观照学步之人,似有不妥,但是,静言思之,此事还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老聃之语蕴涵的道理。面对邯郸人优雅的姿态,学习者自愧不如。这种在心理上的自我矮化,就决定了模仿学习时投注的态度。因为是发自内心的羡慕和崇拜,所以才不远万里、不辞辛劳地去学习;因为笃定的认为别家的好,自然对自己的会嗤之以鼻、完全否定。很显然,这种“数典忘祖”的做法换来的不可能有好的结局。
关于学习的话题,自古而今有很多的故事和精辟的论断。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它们都从一个角度在劝诫或警示学习者——学习什么、如何学习要谨慎对待,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东施效颦,贻笑千年的故事,之所以成为笑柄,源于学习模仿者丢掉自己,忘记自己具备的条件。这样盲目地模仿,只能不伦不类。不过,当该故事成为街谈巷议的笑料,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态咀嚼时,谈笑过后更应该静心思考。放眼当下,各种现代版的东施捧腹的事情仍然时时发生,不是黑天鹅事件,在很多领域行业业已成为灰犀牛事件。就现实而言,这种事情发生不可怕,可怕的是事件的主角却浑然不知,而且还乐此不疲地大行其道,这就贻害无穷了。
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宜居的生存环境的角度看,如何学习、怎么学习和学习什么,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处理,需要理性地擘画并科学地指导和实施。而鲁迅先生在他的《拿来主义》一文中为普罗大众开具了一剂很好的药方。“放出眼光,用脑髓,自己来拿。”用语简洁,却直击要害。学习意识的产生,源于意识到自己的短处、别人的长处;学习内容的确定,始于对自我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习参与的主体,来自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可以有效促进行业发展,站在第一线者。
要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益,这三者的关系一定要理清楚。就学习的内容而言,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理性审慎地辨别,要因地制宜,万不可照抄照搬、悉数收纳。“适合的才是有用的。”如果脱离自身的实际,一味的移接,极有可能因为水土不服而走向预设的悖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庄周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余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从“养生”的角度诠释了个体生命面对未知世界应采取什么发生的问题。在倡导学习的时代,庄子之思想似乎有点消极。但是,静而思之,也不无道理。言及此,并不是说我们以躺平和吃瓜群众的思想处理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系,也不是提倡以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的态度纾解生活和人生中的矛盾。不论是个体,还是国家或民族,要不断地突破已有的自己,就需要弘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不断地从他者那里汲取营养。
古语云:“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当然,学习借鉴不是为了成圣、成贤,而是为了尽可能地完善自我,不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皆如此。而要达到这样的预期,不仅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也要为需要、亟待学习者创造宽松而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还要戒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既然是学习型的时代,学习不应成为掌握话语权和决策权的少数人的专利和特权,而应成为普惠性的善策,尽可能惠及更多。一只遨游苍穹的雄鹰是永远无法打开井底之蛙狭隘封闭的视野和思想的。
另外,要真正实现学习的价值,达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标,学习者一定要谨记鲁迅先生的谆谆告诫,对所学的内容加以理性的甄别,因势利导、无缝对接。惟其如此,学习之树方可枝繁叶茂,学习之花才能姹紫嫣红,邯郸学步的悲剧才不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