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古人云:“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里的“君子”谓的是有德有才的人,而“胡不喜”则是指为何不欣慰、不高兴的意思。句子整体表达的是当我们遇到有才有德的人时,应当感到高兴和欣慰。
胡
在古代,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胡”,因此“胡”不仅仅指匈奴、鲜卑等民族,也包括中国以外的各种民族。但是此处的“胡不喜”不应该被理解成针对某种民族的歧视,而应理解成让人不高兴的一种状态或者观念。
见
“见”字在这里不光是一个动词,更是一个名词。在古代,“见”还有“相遇”的含义,因此“既见君子”可以解释为“当我们与有才有德的人相遇时”。这也表明了此句话的主体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而不是单纯的“见面”。
君子
“君子”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崇高的称谓,通常指那些品德高尚、有才能的人。在《论语》中,“君子”被描述为“不愿作仁而能,好学而不厌,不群而居,不晦而明”。因此,“君子”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高贵的人格和追求生活中无止境的进步。
云
此处的“云”不是指天空中的云朵,而是代表说话或者写作的人所说的话。虽然我们现在很少用“云”来替代“说”或者“说道”,但在古代,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表述方式。
不喜
“不喜”带有一种反问的语气,这种方式在古代文献中比较常见。在这句话中,“不喜”既可以表示为何不高兴、不欣慰,又可以表达反问和劝诫的意思。通过“不喜”的反问,可以理解“既见君子”一句中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即面对有品德和才华的人,应该感到喜悦和高兴,而不应该置之不理或者感到无所谓。
结尾
所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一种劝诲和教诲的话语,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欣赏有才有德的人,进而子孙后代,朝夕相处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值得自己信服和欣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