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二百五」来调侃一些憨憨,傻傻的人。
但你知道这二百五的称号是从何而来吗。其实这个称呼的由来有许多说法。
半吊钱的含义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常用的是一串一串的铜钱,而一千个铜钱就是一千文,也叫做一吊钱,五百文也就是半吊钱。
而人们常用“半吊子”形容一个人能力不强,而二百五又是半吊钱中的一半,也就是比半吊子还不如的人。
货币计量单位的谐音梗
过去一锭银子为10两,而500两银子叫做一封银子。所以250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
所以时间久了,民间就用用「二百五」(半疯)来形容那些愚蠢、莽撞、粗鲁的人了。
源于战国故事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在他来到齐国做客时,却遭到刺客偷袭,身受重伤。齐王很是恼怒,誓要为苏秦报仇,却始终抓找不到凶手。
而苏秦在将死时,告诉齐王一计:将苏秦车裂于市,并重金悬赏来引出凶手。齐王照计行事,他发布榜文,谎称苏秦是内贼,杀内贼者悬赏千金。
于是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刺客来到齐王面前说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大怒,问他们这一共一千赏金四个人应该怎么分。
没想到这四个刺客异口同声地说一人二百五。自作聪明的四个刺客最终被齐王高盛下令将此处死。
就这样,这四个刺客因贪念钱财为此丧命。而老百姓听说这四个刺客为贪钱,竟自己跑去送死的事情后,很快传为笑谈。
“二百五”也成了一句嘲笑人的话。
民间传说的由来。
传说民间有一个秀才,他为了考取功名而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这时也老来得子,添得双丁。
而老秀才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
一天,老秀才吩咐其妻妻子我要在家督促两个儿子写字,大儿子成事写三百,小儿子败事写二百。等老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妻子他们两个儿子在家用功如何时。
妻子却道,两个儿子确实是写了字,不过两个写的都是二百五,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对官职的戏称
唐朝时期,长安城的京兆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市长,权势很大,出巡时都有庞大的仪仗队伍。
最开始在前面开路的小吏,官职名叫做五百。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就是负责赶开路人,为京兆尹开路。后来,开路的小吏又多加了一个。
但长安民众并没有以两个五百来称他们两个,反而将他们共称为一个五百,于是单个五百就被戏称为一个二百五,也就是称呼他人莽撞、无礼、粗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