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苟利国家生死以

发布者:高原华
导读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新闻而客户端讯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在战火连天的革命年代,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一封封红色家书,承载着直抵人心、催人奋进精神和力量。一封封感人至深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而客户端讯(黎倩玲、罗昆)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在战火连天的革命年代,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一封封红色家书,承载着直抵人心、催人奋进精神和力量。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书,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饱含着革命先烈们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胜利的坚定决心。让我们一起品读《红色家书》,从浸透血汗与硝烟的红色家书中走进革命先辈的内心世界,重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汲取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品读“舍己为国”的家国情怀,传承“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忠诚。烈士王孝锡写给父母的诀别信中,开篇一句“纵有垂天翼,难逃今夜险”道出了怎样的艰难困境,但他仍义无反顾为革命事业献身,胸怀民族的家国情怀和铁骨柔情令人动容。在新挑战面前,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毅,跨越途中的“雪山”和“草地”,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进。

品读的“笃行不怠”奋进豪情,传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愿终身奔波,竭能力于万一,救人民于涂炭。”1924年,关向应在致叔父关成顺的信中如此写道。战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劳苦人民身陷水深火热的炼狱;是革命先辈们扛起千钧重担,在峥嵘岁月的激流中奋勇前进。当前,社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更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接过为民奉献的“接力棒”,当好为民办实事的“领头羊”,把群众所需所求作为开展工作的“风向标”,以实干之为书写“为民答卷”。

品读“薪火相传”的精神伟力,传承“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的信念。理想信念作为引导奋进的旗帜、指明方向的灯塔,指引党员干部在黑暗中不迷路,在风浪中不迷航。“求仁得仁,抑又何怨”,邓雅声就义前写下遗书捎给恩师熊竹生,表明心志。在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之际,革命先烈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光明的未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正是这份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情怀,使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要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传承好红色基因,明确“该如何走”,明晰“向何处去”,争当新时代赶考路上“有底气”“可挑担”“能冲锋”的“为行者”。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