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1、《嘉佑本草》:“主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硝、蓬砂共疗伤寒热狂,或丸或散。”
2、《本草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3、《本草正义》:“利水通淋。治男子淫浊,女子带下。“
4、《中国植物志》:“治筋骨疼痛。”
5、《广西中药志》:“用于水肿及热病吐血。”
6、《湖南药物志》:“补脾健胃。治小儿食积。”
7、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短亦,肠炎,痢疾。”
8、《江西草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治肝炎,肾性水肿,皮肤湿疹,水痘,尿血。痄腮,风火牙痛,喉蛾,白喉,带状疱疹,小儿L疳积。”
9、《本草便读》:“利水通淋,行太阳之血分。性寒味淡,除瘀热于胞宫。”
10、《本草从新》:“甘寒淡渗。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五淋茎痛,得栀子、牙硝、蓬砂.治伤寒热狂。”
11、《本草撮要》:“功专利水通淋,得猎茶治小便不通;得滑石治膏淋如油;得白术黑牵牛治脾湿肿满;得栀子、牙硝、硼砂治伤寒热狂。”
12、《本草分经》:“甘寒淡渗,专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通淋。”
13、《本草易读》:“治诸淋茎痛,解湿热肿满。”
14、《本经逢原》:“小肠、膀胱血分药也。热伏二经血分者宜之。故小便热淋,茎痛为要药。”
15、《得配本草》:“去脐下满闷,消膀胱湿热。得腊茶、生姜,治癃秘。得滑石、甘草梢,治膏淋。得栀子,治热狂。得白术、甘草、牵牛,治脾湿肿满。”
16、《药笼小品》:“除手足太阳、小肠、膀胱血热之要药。”
17、《药性切用》:“甘寒淡渗,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为血淋要药。”
18、《玉楸药解》:“利水泻湿,开癃止淋。海金沙清泻膀胱湿热,治膏、血、砂、石诸淋,消鼓胀肿满。”
19、《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主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硝、硼砂,共疗伤寒热狂。今人治小便不通、脐下满。”
20、《证类本草》:“主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硝、硼砂共疗伤寒热狂。”
21、《冯氏锦囊秘录》:“海金沙,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主湿热肿满,膏血诸淋,乃专利小肠,湿热之药,可供合丸散。”
22、《本草求真》:“味甘而淡,气寒无毒,为主通利小肠血分要药。凡小肠热闭而见五淋疼痛不止者,服之使热尽从小便而出。”
23、《饮片新参》:“除湿热,治石淋茎痛,阳黄热狂。”
24、《本草备要》:“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五淋、茎痛。得栀子、牙硝、硼砂,治伤寒热狂(大热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义也)。”
25、《中药大辞典》:“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
26、《本草图经》:“主通利小肠,亦入伤寒狂热药。”
27、《本草蒙筌》:“硝、蓬砂,可供疗伤寒狂热。”
28、《中药学》:“清热利水通淋。用于石淋、热淋、膏淋。”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还有金沙素等。
2、作用:本品有抑菌、利胆、增加输尿管蠕动频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