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一套套风力发电机在云海之下高耸林立;“汽车城”内,一台台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化厂房中灵活忙碌;长白山下,一辆辆红旗电动车搭乘中欧班列远赴欧洲……
从工厂车间到乡村田埂,从湿地草原到林海雪原,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挖掘老工业基地新赛道、谋求开放发展新环境的高质量发展热潮在吉林大地涌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吉林深入落实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为全面振兴持续积蓄内生动力,蒸蒸日上的新气象遍布白山松水。
初春的吉林,春风料峭,万象更新。冰凌花已经悄然绽放,顶雪报春。
新动能为黑土地澎湃新活力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吉林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吉林传统产业不断转换新动能,加速转型升级。“傻大黑粗”的传统制造业变身专精特新,“原字号”农产品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一城独大”的区域化发展格局也向着更加协调的方向迈进。
工业老树“生新枝”。谋项目、引项目、建项目,吉林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紧盯汽车、医药等传统产业升级,以产业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
占地80万平方米的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从签约、开工建设到产品下线,仅用了200天时间。说了就干,马上就办,这是奋勇争先的“吉林速度”。这个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可为东北地区风电产业提供全产业链设备保障。
在老牌化工基地吉林市,吉林化纤12000吨碳纤维复材项目4条碳化线已成功开车。“产品主要应用在风电、光伏等绿色新能源、缠绕、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吉林化纤集团12000吨碳纤维项目负责人徐延生说。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吉林制造”引来源源不断的项目。3月14日,吉林省招商引资座谈会在北京举行,24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成果签约,合同引资额达505亿元。现场回荡着热烈的掌声,为吉林继续阔步前行鼓足干劲。
大国粮仓“发新芽”。三月春风吹起,种子、化肥等农资生产进入高峰期。在位于公主岭市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吉林省鸿翔种业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玉米棒子经过烘干、脱粒、精选等流程变成一粒粒种子,未来这个制种车间可年加工玉米种子1亿斤。
18.74万平方公里的吉林版图上,国之粮仓焕发出了新生机。
破解育种产业的瓶颈制约,吉林省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育种技术升级,通过省审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超过1000个,种子企业300多家,年生产加工种子达4亿斤左右。
种业振兴是吉林省实施农业科技创新的缩影,“大水网”等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吉林建设农业强省注入新动力。一条条水系犹如一张大网,让西部大片盐碱地得到滋养,为盐碱地治理和农田开发创造了条件。
区域协调“一盘棋”。产业发展绘就了吉林高质量发展的“一张图”,而各地区协同发展构建起吉林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作为国内省会首位度(省会城市经济占全省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长春占吉林省GDP比例超过50%。吉林省充分发挥长春“领头羊”优势,让各市州形成更加紧密、相互接力的共同体。
在吉林市高新区,与长春共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内,12栋标准厂房整齐矗立,正在进行内部配套施工。招商组负责人刘金坪说,投资方计划投资55亿元,建设由水电解制氢装备制造项目等组成的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园区项目。
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同意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复函》,范围包括四平、辽源、通化3市。通过协调发展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更好支撑东北地区振兴发展。
新赛道为老工业基地迎来新机遇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从传统生产到“智能制造”,吉林一批“小巨人”“独角兽”企业快速培育,绿色发展优势不断释放,“无烟产业”让白雪变白银。振兴发展在新赛道上迎来新机遇,展现新格局。
专精特新换道超车。今年初,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等6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通过20次成功发射,长光卫星公司研发的79颗“吉林一号”卫星被送入指定轨道,建成了规模化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长光卫星公司成为东北地区首家“独角兽”企业。依托这一优势,吉林省鲜明地提出建设“卫星省”,开辟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像长光卫星这样换道超车的“小巨人”企业越来越多。在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洁净化生产车间里,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在为全球数十家车企生产充电枪产品。“2022年我们新增专利申请数百项。”总经理王超说。从成立到被认定为“独角兽”企业,这家企业仅用了10年多时间。
吉林推动众多中小企业“破茧成蝶”,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正在成为推动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长春市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长至1037户,同比增长113%。
“绿色革命”浓墨重彩。今年1至2月,吉林省环境空气质量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首次达90%以上。“吉林蓝”不仅为老百姓生活增添了幸福感,也代表了吉林绿色能源革命的成果。
产业集群进入新赛道,能源领域迎来新蓝海。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吉林省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统筹谋划建设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将风光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白城市位于科尔沁草原东部,风能、光能资源丰富。吉林省推动白城市积极利用清洁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将氢能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加强技术研发,在东北区域打造“哈尔滨—长春—大连”氢能走廊。
河湖互济,草茂粮丰,山水和谐。吉林省还开展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和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长白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全面启动实施。
“无烟经济”生机勃勃。正值雪季收官期,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的吉林收获了漂亮的成绩单。据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金振林介绍,今年前两个月,吉林省冰雪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额、接待总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从长白山脉到松花江畔,从林海雪原到冰湖腾鱼,吉林省冰雪产业突飞猛进。今年春节假期,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营收连续三天超千万元,吉林市北大湖周边民宿订单较2019年增幅达16倍。
将更多“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吉林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化为生动的实践。
新环境为振兴发展打开新窗口
等不得,坐不住,全力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推动吉林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的头等大事。
让企业更有“获得感”,来得了,留得住,吉林更加注重打造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以提升发展环境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窗口。
环境提升热火朝天。去年以来,吉林省开展服务企业大调研等活动,营商环境加快迈入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为市场主体减负700亿元左右,是上年的近5倍。
今年,吉林省继续利用大数据支撑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数据赋能,出台系列措施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让群众便利,持续释放强信心促振兴的鲜明信号。
各地区纷纷召开大会,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长春市召开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暨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资金奖励。获得320万奖励的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天伟说,这是对民营企业的重视,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
企业生火,政府添柴。政府部门千方百计助力企业发展。吉林省出台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一系列措施文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还通过科技人才助力企业创新跃升三年行动等,全力支持初创企业发展壮大。
长春新区围绕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产业聚集力不断提升。长春新区科技局副局长鲁洪介绍,长春新区聚焦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主导产业,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
2022年,吉林省市场主体数量保持较快增长,全省登记在册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32万户,增长10.4%,增速居东北地区首位;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38户,居全国第6位。
扩大开放连接全球。“山海关”外,吉林制造驶向全球。
3月初,110辆一汽红旗E-HS9“出厂即发运”,在快速完成监管验放后,搭乘中欧班列奔赴欧洲。在综保区内提前享受出口退税,企业不仅节约了现金流,还可以根据海外的销售计划灵活安排发运。
运营这一线路的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玥介绍,中欧班列(“长满欧”)比海运节省20多天。
吉林省谋划以白松长通至辽宁(丹东港、营口港、大连港)大通道、长吉珲大通道为“人字形”通道布局,内联外扩、通江达海,促进吉林与东北亚区域相连、与欧洲连通,与环渤海、京津冀对接。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之年。吉林将奋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记者翟伟、褚晓亮、姚湜、邵美琦、薛钦峰)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