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 悠然见南山啥意思

发布者:李俊东
导读陶渊明跟苏轼,两个不同朝代的人,作为后辈,苏轼很赞赏陶渊明的风骨,两个人“隔代遗传”,都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但这样有风骨、有立场、还有盖世才华的人,偏偏都命运坎坷。我们一起来透过历史留下来的美丽文字,

陶渊明跟苏轼,两个不同朝代的人,作为后辈,苏轼很赞赏陶渊明的风骨,两个人“隔代遗传”,都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但这样有风骨、有立场、还有盖世才华的人,偏偏都命运坎坷。我们一起来透过历史留下来的美丽文字,一起探讨一下这两位文坛大咖的文字背后掩藏的故事。

中国诗词的意境很美,美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明明是很有意思、让人百转千回的经典词句,勉强翻译成现代语言后,马上就变得平平无奇,可见真是词无达诂,特别是象苏轼、李白、杜甫……他们的诗词更加不能简单地从字面去理解,不同的人在文字之中看到的角度,和对事物的感受也不一样。

就像下面一段文字,你可不可以根据它的中心思想,留意它描写的细节,在脑海之中形成情景,然后找出它对应的原来作品呢?

不要听暴雨穿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漫步前行,边吟唱诗词,边仰天吟啸。手柱着竹杖,脚穿着草鞋,比骑马还轻松。谁怕暴雨淋湿?听凭这一生过着披蓑衣、风吹雨打的生活。

微冷的春风吹醒了酒意,使人感到格外的清醒爽快。山头上夕阳西下,与我相迎。回头看看刚才遇到风雨的地方,已经云消雨散。回去吧!既没有刮风下雨也没有晴天。

原来这就是苏轼的《定风波》词的古词今译,如果把它翻译成现代语言,差不多就是上面的样子。是不是索然无味?

不光是文字游戏,人,如果换个角度、换个人去看问题,就有可能面对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这一点,陶渊明最有发言权、感受最深:

陶渊明出身不凡,是东晋名将陶侃的后人。陶渊明自己也从小就家学渊源 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很想象祖辈们一样有机会为国效力。

但陶渊明生不逢时,当时的政局动荡,朝中官吏很多都是鼠目寸光、贪功好利之辈。陶渊明曾经担任江州祭酒时,已经耳闻目睹很多官场的险恶、黑暗之事。因为不愿跟那些人同流合污,陶渊明没多久就辞职了。

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又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上县令。不久,郡守派了一位督邮来彭泽县视察政务。但是这位“狐假虎威”的督邮却是一个贪得无厌、粗俗傲慢的人。这个人一到彭泽县的驿馆,就差遣县吏去叫当地的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平时就蔑视功名利禄,不肯趋炎附势,也十分讨厌督邮的装腔作势。但因为对方的身份,陶渊明也不可以拒绝去跟这位“上差”见面。他刚想动身,之前奉命来通知他的县吏好心提醒他说:“大人,参见督邮必须要穿正式的官服、系官带,不然又会招惹麻烦了!”

陶渊明不觉气愤难平,长叹一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我不能为五斗米而向这种乡里的卑鄙小人低头哈腰!)说完,便解下印绶,再一次辞职离开了只当了八十一天的彭泽县县令的工作。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意思,是说为人要清高、要有骨气,不为功名利禄所动。但是陶渊明并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他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也动摇过、矛盾着,也曾经屈服过,因此才有“再吃回头草”、重出江湖、再入仕途。

可惜他还是失望了。这个江湖可以没有陶渊明这样的犟驴,但永远不缺少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之辈。想要寻找一片政坛的净土?陶渊明太过于理想主义、曲高和寡,注定铩羽而归。

作为一个诗人的陶渊明,他应该是在一种微醺之中,写下了这首《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诗中陶渊明以诗言志,也是披露了自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情。朋友们有没有跟我一样,觉得文章开始提及的苏东坡词《定风波》会“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不管是陶渊明还是苏轼,他们两个人都是仕途坎坷,抑郁不得志的时间更多……苏轼当官的时间、官名更大一点,陶渊明更多时候只是做仕途底层的小官。……可能当官大小也会有不同遭遇。

陶渊明遭遇的是官场黑暗,被一些手握实权的人瞒上欺下,因此陶渊明表面上还可以选择“避不开绕着走”;但苏轼面对的是当年的“文字狱”、和政见不同引起的政治地震。只凭皇帝一念之间,便决定一大家人的生死,影响和危害更大。

苏轼也有怕的时候,倒不是怕自己会死,而是怕他的家人会被连累。如果可以退步抽身来保全家人的话,相信苏轼会这样选择的。陶渊明跟苏轼,都是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但两人本质上又有所不同。

陶渊明是被动的“逃避”、遁世;苏轼是勇敢面对、积极应对生活的艰难。两个人都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样自己亲自躬耕陇亩,解决生活所需……陶渊明因此有了《桃花源记》、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在黄州,成了新的农民,成就了坚强、豁达的“东坡居士”。

2021开年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