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如果当时我们没有被分开什么歌 如果我们没有被分开的歌名

发布者:丁俊
导读过一位利用业余时间做公益寻人的交警大哥——拱墅交警大队东新中队辅警吕加昌。过去6年多的时间,他组建起了一支公益寻亲队伍,帮助2000多个家庭找回亲人。吕加昌日常工作照而就在前天(2月2

去年,本报曾报道过一位利用业余时间做公益寻人的交警大哥——拱墅交警大队东新中队辅警吕加昌。过去6年多的时间,他组建起了一支公益寻亲队伍,帮助2000多个家庭找回亲人。

吕加昌日常工作照

而就在前天(2月28日)下午,吕加昌经历了史上最快的一次寻亲,用时仅一小时。

30多年前,母亲因故离开家乡

几年后她和家里断了联系

2月28日下午,一位在下沙工作的小伙子几经辗转找到吕加昌,希望能帮助寻找自己素未谋面的舅舅,“我母亲已经和他失联30年,一直希望能有机会重聚。”

小伙子姓盛,山东人,今年28岁。碰面后,小盛向吕加昌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他的母亲雷阿姨是贵州人,上世纪80年代末因变故来到山东,当时不到20岁。起初,雷阿姨一直和家中有书信往来,但几年后的一天,她寄回去的信被邮局退回。邮递员告诉她,照这个地址送过去已经找不到人了。

彼时,雷阿姨和家中的联络全靠信件往来,并没有电话。信件一断,她和家里再也联系不上了。受限于当时的条件,雷阿姨一直没能找到自己的家人。

等小盛慢慢长大,他也知道了当年的事情。虽然三十来年没有联系,但身在山东的母亲依然记挂着老家,当年从家里带出来的几张旧照片不知抚摸了多少遍。“除了外公外婆,我妈还总念叨着我舅舅。当初分开时,舅舅还只有十几岁,不知道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近些年,小盛在网上查询一些寻亲平台,试图帮助母亲找到弟弟。这次,他找到一家爱心基金会并通过他们的引荐遇到了吕加昌。即便如此,他更多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事隔30年,谁也不知道过去的岁月里发生了什么。

但吕加昌给了他信心,“我们碰到过很多这样的情况,比你更难的还有不少,我们都找到了。”

好兄弟联手1600公里外志愿者

一小时后捷报传来

由于时间过去太久,如今还剩下的线索的确寥寥无几。对于这位从未见过面的舅舅,除了名字之外,小盛所知甚少。他拨通了妈妈的电话,让她把知道的情况都告诉吕加昌。“我母亲还能记得一些细节,看看对你们能不能有些用。”

电话里雷阿姨告诉吕加昌,她的父亲曾在当地一家茶叶厂工作,之后弟弟也子承父业进了厂,但工厂的具体名字记不太清。对于自己当年的住址,雷阿姨只能记得个大概了。

虽然线索比较模糊,但总算有了些方向。吕加昌第一时间找到了自己的好哥们、已经一起搭档做了多年公益的殷留柱。两人把情况一对接,立马行动起来。短暂讨论后决定双线作战:一方面迅速联系队伍中的贵州当地志愿者张彬,从已有信息中帮忙寻找线索;另一方面自己从茶叶厂和当地的名称入手,尝试在网上查找信息。

16时36分,吕加昌将整理好的信息发进临时建立的微信寻人群,殷留柱则继续和贵州方面的同行对接,进一步明确信息。同时,他们让雷阿姨自己对着手机录一段视频,把情况都讲明白。因为口音的缘故,吕加昌寻人中有时会遇到信息传递偏差的情况,让寻亲者录一段视频,误差会小很多。

将已有信息全部告知后,身处贵州的张彬迅速行动,发动身边力量开始找寻线索,并联系上了另一位对当地非常熟悉的志愿者朱福敏一起帮忙。与此同时,吕加昌和殷留柱一起用这些线索碎片,试图在网上找到一些有用信息。

一番搜索后,哥俩捕捉到了一条重要信息:在雷阿姨所述的老家镇上,有位开五金店的老板和她弟弟同名。虽然没有联系方式,两人还是颇为振奋,这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吕加昌没急着马上把信息发在群里,“因为大家都有各自的寻找方向,我找的未必是对的。如果他们找来的信息也能匹配上,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很快,贵州方面传来消息,寻人已经有所头绪,线索指向的正是吕加昌他们搜到的这个人!

几分钟后,朱福敏发来消息:已经找到线索,基本情况都符合。捷报传来,吕加昌和殷留柱一阵欣喜。很快,突破性进展来了,雷大哥联系上了!

此时的时间是17时45分,从开始寻找到最终成功,仅仅过去一个小时。群里大家都很激动,有人说:这绝对是史上最快的一次寻人!

隔着屏幕,他喊出人生中第一句舅舅

30年了,母子俩终于能回家看看

在当地志愿者联系上雷大哥后,吕加昌马上要来了他的近照发给雷阿姨。照片里,当年记忆中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身材敦厚的中年大叔,连他的儿子也都是十来岁的年纪了。

雷大哥和儿子生活照

看着照片里的弟弟,电话那头的雷阿姨声音早已哽咽,“我第一眼都认不出弟弟了,但是我再仔细瞅,他眉毛和眼睛还是小时候的样子!”

在距离山东1700公里之外的贵州,雷大哥也百感交集,“真的是我二姐吗,我们几十年没联系了。”

寻人成功,吕加昌也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小盛。这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母亲几十年的心愿,小盛都有些不敢相信,直言自己有些恍惚。

为了让一家人尽快团聚,吕加昌把小盛和雷大哥都拉进了群里。面对此生素未谋面的舅舅,即便是隔着屏幕,小盛依然有些心绪澎湃,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舅舅这两个字,我一直都没有叫过。”

在吕加昌的鼓励下,小盛终于喊出了他人生中第一声舅舅。

此时,群里的志愿者们纷纷发来祝福:皆大欢喜,祝贺你们一家!

当天晚上,雷阿姨终于和自己30年未见的弟弟通上了视频。小盛说,他们聊了很久,从当年的事一直聊到现在,而且舅舅告诉妈妈外婆如今仍健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要到了,母子俩打算找个合适的时间回贵州看看。30年了,雷阿姨终于找到回家的路了。

过去一年,他们帮助340个家庭重聚

一帮很纯粹的人,一直在做着很纯粹的事

又一次帮助寻亲成功,让吕加昌的语气中满是兴奋。事实上,在过去的2022年,由他组建起来的中华志愿者协会公益寻亲队帮助340个家庭重聚。“每次都特别有成就感,特别开心”,说起那些成功案例,这位41岁的汉子笑得特别灿烂。

从开始做公益到现在,从1个人发展到3000多人,吕加昌的这支队伍人越来越多,但始终很纯粹。

吕加昌(左)和殷留柱(右)

这几年,其实有不少商业团队找过吕加昌,但他都婉拒了。“我想做的就是纯公益,要是涉及到钱了,那就不是我想做的事情了。”

在这个大团队里,大家做好事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回报,但每次寻人成功都会收到证书、锦旗。这些带给他们的成就感,要远高于金钱。大家都很信任吕加昌,因为他踏实、可靠且有恒心。

警队同事苏杭(右)加入寻亲队伍

“其实大家都是来自各行各业,想法也都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做些有意义的好事,”殷留柱告诉记者。这次和好兄弟一起把人找到,他也觉得特别高兴,“这种自豪绝对不是钱能买到的。”

过去这6年多里,吕加昌坦言自己看到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他曾见过夫妻俩专门攒钱买一辆房车,辗转多地边打工边寻找自己的孩子;见过从未与至亲谋面的孩子,在成年后苦寻自己的家人。见过这些“人世间”的真实,吕加昌更加坚定自己正在做的事。

记者 谢珂

来源: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