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生怀揣着激动与好奇
进入了复旦校园
复旦星辰中也多了各自闪耀的新星们
欢迎来到复旦研究生特别企划
「新生心语」专访栏目
我们将陆续推出特色新生系列推送
今天的推送是关于
“卓博计划”入选者——
包彦宁同学的故事
包彦宁,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21级博士研究生,复旦首批“卓博计划”入选者,师从陆伟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脑靶向递送抗体进行脑部疾病的免疫治疗。
入选“䇹政学者”计划,项目中期和结项均为优秀,参与发表一篇SCI论文,并以共一身份完成1篇综述待投稿。
连续两年度获国家奖学金,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复旦大学“毕业生之星”提名奖、复旦大学“书院之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枫林之星”提名奖、复旦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
包彦宁个人照片
尝试:深埋于实验的兴趣
包彦宁对于实验的兴趣是从小就埋下的。彼时,在上海科技馆一年一度举办的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活动中,她做了一项制作再生纸的实验:将纸揉碎,放进容器摇晃成纸浆,加入色素,接着经由过滤和挤压将水分排出,最后放置晒干。
那时的她觉得很有趣。而如今已是药剂学博士生的她回想起来,原来实验对她来说,一直都是一件很有魅力的事。进入大学,包彦宁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自律的精神促使她每天坚持早上七点到达教室,而直至晚上十一点,她才会从教室回到宿舍。这些优秀的习惯促使包彦宁在本科阶段就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大二那年,包彦宁参加了药学院菁英班的面试选拔并成功入选。根据培养方案,菁英班会为每一个同学配备一名导师,幸运的是,包彦宁的导师是药物化学系的王永辉老师,而药物化学正好是她当时非常感兴趣的领域。
进入课题组后,包彦宁得以深度开展学术训练,包彦宁始终认为王老师是开启自己学术之旅的引路人,“王老师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他会要求课题组的学生每天都要在早上八点之前到实验室,我想也正是在老师的影响下,才形成了我如今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
包彦宁和王永辉老师合影
在老师的鼓励和课题组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包彦宁申报了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DUROP)中的䇹政项目,项目的研究内容是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
Proteolysis-TargetingChimeras,PROTACs)技术。在师兄师姐的协助下,包彦宁的研究针对靶点设计了三种蛋白靶向嵌合分子,并且成功合成。包彦宁的这项䇹政项目在中期与结项时均获得优秀等级。
但作为学术道路上的初步尝试,项目过程中挫折却是难免的。实验操作的枯燥、常常出现的结果失败、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欠缺等等都是她曾面临的重重困难。
在包彦宁的回忆中,她曾做过的一次过柱实验(指对合成物进行分离纯化的一种方法)整整持续了十个小时,从早上七点延续至下午五点,整个过程很是艰辛,但是当目标产物终于顺利地被纯化出来时,她看着那个“散发着荧光黄色光芒的物质”,感觉一切都值得。
包彦宁在实验室纯化出的目标产物
也正是在尝试完成一个学术项目的过程中,包彦宁发现了自己对科研的兴趣与热情。另外,在和王永辉老师交流时,老师的一番话也打动了包彦宁:“读博是一个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可以真正锻炼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必要的能力,只能有所经历后才会真正掌握。”
读博:一条充满挑战的路
顺利入选卓博计划之后,包彦宁对于所学的专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她看来,药剂学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它综合了生命科学、化学、高分子材料、纳米科学等等内容,并且更偏向于应用方面。这些跨学科知识,是本科课程尚未涉及的。
包彦宁在本科生毕业典礼的留影
“本科的课程只是蜻蜓点水,基于课本的知识并不前沿,跨越到博士阶段,学术研究更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导师并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具体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他只会给一个大方向,这种情况下还得自己先去了解前沿的专业知识,慢慢形成方案雏形,最后在与老师的沟通中逐渐完善。”
包彦宁表示,自己目前的研究方向是脑靶向递送抗体进行脑部疾病的免疫治疗,而谈到为什么会研究这一领域?她回答道,“首先,我一直对这一领域很感兴趣,并且由于我目前所在的课题组长期从事脑部靶向递送药物的研究,其具有卓越的研究基础条件;其次,如今免疫疗法已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生物大分子类药物如何跨越血脑屏障进入脑部疾病部位发挥作用的问题亟需解决。”
但她也坦言,当下她正在着手的科研项目,整个课题组除了一位已毕业的学姐外,并未有人有过该领域的经历,这代表着自己只能孤军奋战。她每天的生活几乎被实验所占据,而且还要常常面临实验失败的境况。
不过包彦宁认为,失败并不可怕,关键还是在于失败过后的复盘与反思。综合自己目前的经历,包彦宁认为一个合格的博士研究生应该至少具备以下三种品质:坚持不懈的意志、勇于探索的好奇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也是包彦宁不断努力追求的境界,支撑着她去克服失败。她说:“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只能勤勉一点老老实实把事情做扎实。”
谈及之后的规划,包彦宁笑称自然是“顺利毕业”。不过当然不止于此,她更希望自己所从事的药物基础研究成果可以转化落地,研发出来的新型药物能被应用于临床,“这大抵是所有从事药学研究的人共同的愿景吧。”
爱好:不能割裂的丰富世界
包彦宁将药学院的特质戏称为“打工人气质”,她表示,药学院孤立在张江校区,和本部和医学院的交流较少,“在这样的环境中,药学院学生心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通宵达旦地做实验,如果你凌晨的时候路过科研楼,会发现还有很多房间的灯亮着的”
这样浓厚的氛围一方面会让大家会更加专注学术,但是另一个方面似乎会让生活变得单枯燥。“所以更要注重学术和生活的平衡”,包彦宁同学说道,“我喜欢丰富的生活,喜欢交朋友,学术和生活之间的平衡也非常重要。”
在面临科研不顺时,包彦宁除了会和家人朋友倾诉外,钢琴和舞蹈同样是她释放压力的渠道,这是她幼时就发展的兴趣爱好,通过弹琴和跳舞,她可以暂时将科研的事放一放,也便于后期更有精力去解决问题。
包彦宁的练舞日常
除了将这些爱好用以调剂生活,她还结合自身所长,投身于社会服务之中。她曾通过复旦舞团提供的志愿项目平台,每周日在北区体育馆为20余位来沪务工子女开展中国民族舞授课;而后她又带领Pharm-Dancing舞团参与“交行·汇丰上海颐乐行动计划”,用舞蹈为五角场社区老人带去欢乐,该项目也荣获复旦大学为老服务公益创投大赛三等奖。
谈起这些经历,包彦宁表示其实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唯一觉得有意义的地方在于:“跳舞是让我收获快乐的事,当时只是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将这份快乐传递出去。”
况且,在包彦宁的观点中,兴趣爱好和科研不是割裂的,不管是弹钢琴还是跳舞,自幼的练习都需要定下心来,这也锻炼了她坚持不懈的性格,同时也为曾经的她将自卑驱逐,“当我发现自己可以站在舞台上演出,自己成为闪闪发光的存在,我的自信心就回归了。”
包彦宁所在的药学院啦啦队夺冠
不只是包彦宁一人这样看待爱好和科研的关系,作为她学术启蒙人的王永辉老师也抱有同样的观点。王老师很喜爱艺术,并且还自学了小提琴,包彦宁记得在一次课题组的年会中,她和师兄在专家楼里合作了一曲《神秘园之歌》,当天老师也演唱了歌曲,忆起当时,包彦宁觉得整个课题组的氛围极好。
寄语:寻找目标,勇于尝试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大学之路,包彦宁认为是“充实”二字。明确目标、做好规划、保持行动力、注重多元发展,大概是这些优秀的思维品质促成了她充实的大学生活,也奠定了她的卓越和优秀。
作为过来人,包彦宁仍然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多尝试,挖掘出自身的兴趣,并依靠自己的执行力坚持下去,如此定会有所成;同时,复旦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和平台,既要善于向老师和身边的朋友学习,也要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在复旦和同辈一起相互成长与进步,大概是一件再美好不过的事了。”
撰稿:欧阳文昕
责编:章佩林
编辑: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