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的典故出自于《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尽人皆知。
亡羊补牢,说的是一个人在发现羊丢失了以后,才想起去修补羊圈。这看上去虽然是有些晚了点,但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仍然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这可以避免继续丢羊、丢更多的羊。这个典故比喻出了问题以后积极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酿成更大的错误,避免继续遭受更大的损失。这个故事自古流传至今,给人们以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益。
启示之一,凡事有备少出错。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亡羊补牢这个故事中,如果养羊的人在丢羊之前就对羊圈的窟窿及时加以修补,那就不会发生丢羊的事情了。这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风险隐患随时存在,只有增强防范意识,仔细深入地排查,积极有效地防控,才能防患于未然。事要前思,免劳后悔。我们要有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事前要充分准备、周密谋划、三思而行,做到防范在先、有备无患、未雨绸繆,不要等到出了问题才手忙脚乱、悲观失落、悔不当初。
启示之二,发现问题即整改。只所以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那是因为虽然已经丢了羊、但羊还没有完全丢了,采用补救措施虽然无法找回已经丢的羊,但可以防止丢更多的羊。这告诉我们要注重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敏锐性和洞察力,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高度重视问题、清醒直面问题,立即整改问题,切忌无视问题、拖延整改。只有这样,才能把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防止发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