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怎么回答问题(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发布者:王龙林
导读新加坡“太子”辞任,未来政坛何往?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24791570350420#_0说一个绝对是独家的小故事,可以了解

(转)新加坡“太子”辞任,未来政坛何往?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24791570350420#_0


说一个绝对是独家的小故事,可以了解王瑞杰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新加坡,政府的部长们真心算不上什么“大人物”,因为大大小小的商业活动总会请他们出席,所以部长们甚至比议员更容易见到。

前些年在新加坡外派工作时,因为参加活动关系见过王瑞杰好几次,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9年某次中资企业商会的活动。

当时王瑞杰已经通过部长公推程序,当时已担任副总理、财政部长以及人民行动党的第一助理秘书,这就相当于储君的位置。

2019年的商会活动能邀请到他来出席,也是机会难得,所以专门安排了一个环节和各大中企会谈,也是准备让未来总理和在新中资企业之间能加强沟通,互相了解。

当然,这种政企会谈一般情况下免不了有拍马屁的,新加坡那边也不能免俗。正当我感到百无聊赖之时,某家中企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已经在新加坡运营的中资公司如果想去印度扩展业务,不知道您是否有什么建议?”

这个问题的妙处在于其”可扩展性“极强。

如果王瑞杰是一名普通政治家,他大可直接回答最微观层面的技术问题,指导企业如何在印度运营,甚至拿“我方大力支持”这样的场面话糊弄一下也是可以的。

但该问题涉及了新加坡以及亚洲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所以只要他愿意,可以就就这个问题无限上升到宏观甚至地缘政治层面。这样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知识储备,我国有不少野生或半野生国师们就喜欢这么干。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过于微观或者过于宏观都不太好,如何把握回答尺度,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是关键。

在揭晓王瑞杰的回答之前,也请各位读者们做个思维试验。如果你在同一场合面对这个提问,应该如何组织语言凸显出你的与众不同?

新加坡的前任储君是这样回答的,我个人觉得堪称绝妙。


首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先给大家来了一个段子。

话说当年他作为财政部长和印度去谈自由贸易协定的时候,条款已经商议的差不多了,印度人却一直不敢签字。

在晚饭时,王瑞杰询问印度财政部长到底有什么顾虑,对方告诉他:

“你们新加坡也是Chinese(华裔)主导的国家,做生意和进出口贸易都我们搞不过你们,害怕签了FTA之后印度自己的商业和农民利益受损。”

(注意这个“也”字,印度精英对于“和Chinese开展自由贸易”这件事是顾虑重重的,因为印度的制造业和农民竞争力天地,这就是为什么印度不愿意参加RCEP的主要原因)

于是王瑞杰微笑的告诉这位忧国忧民的印度部长,新加坡只是一个小国,华裔人口几百万,你们连我们都害怕不敢签自贸协定,印度未来如何与有14亿人口的中国竞争?

不知道是否激将法起了作用,晚饭结束后印度人终于下定决心将自贸协定签署了。

王瑞杰的故事讲完,会场里的中国人响起了一片笑声,中国商人们与这位第一次见面的政治家之间的距离感一下子就被大大拉近了。


紧接着,王瑞杰话锋一转,进入问答的正题,他抛出来的第一个观点就让我们感觉有点石破天惊的感觉。

王瑞杰建议商人们在考察印度的商业机会时,不要把印度视同为一个国家。

印度是英国统治下整合起来而形成的国家,虽然已独立多时,但各地区的语言、文化、政治和人民性格大不相同。作为一个商人,在瞄准印度市场时,切不可将印度视为与中国一样的大一统国家,可将印度视为几个不同文化、民族和政治圈。王瑞杰建议商家们要认真考察每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才能做出合适的商业决策。

王瑞杰同时提到,虽然印度整体风险很高,但有些邦不太一样,是可以投资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印度基础设施差,公务员效率低,腐败横行,人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宗教种族矛盾突出,实在是一个投资风险极高的国家。但在某些地区也并非如此,由于历史原因,南印度部分省份政府效率较高,人民也更为勤奋,商业气氛浓厚,在这些省份进行投资风险会小得多。

王瑞杰说到这里就点到即止了,对于“印度什么地区适合投资”这个问题,他并未揭晓答案。

一是因为他的身份不太适合就此揭晓答案,商会交流的场合虽然是个人发言,但也有政府性质。一旦有公司遵循他的建议去印度投资,如果亏了钱,于公于私都不好看,所以他只能建议“各公司要认真考察每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才能做出合适的商业决策”。


很精明是不是?但王瑞杰还没说完,不揭晓答案的原因,也是为了引出他真正想说的话。

王瑞杰继续说到:“印度是个非常有潜力,却也极为复杂的国家,我们(新加坡人)已经去印度投资,和他们打交道很多年了。实话实说,也交了很多学费(全场笑),但学费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经验。”

“新加坡是一个种族和谐的国家,我们有很多专业人才。例如我们的华裔人才可以掌握英语和普通话,还有大量印度裔(泰米尔人)会说印度英语、泰米尔语,甚至中文。”

(新加坡华裔的中文虽然不太好,但和中国人交流问题不大。而很多精明的泰米尔人,在新加坡学校中选修了华文。每次我路过某些新加坡名校放学时,一群皮肤黝黑的印度孩子说着“老师再见”的场景,也是极为诡异。)

“如果中国企业希望去印度投资,可以利用新加坡作为区域总部,利用本地的人力资源,聘请我们的华裔和印度裔人才,还能避免再交一遍我们曾经交过的学费。”

王瑞杰的回答到这里才算全部结束。


来盘点一下他的回答吧。

王瑞杰先用段子活跃气氛,拉近与中国商人们的距离。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显示出他对印度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却并未揭晓最终答案。最终,他将话题引到作为一个政治家最应该有的高度:时刻不忘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创造工作机会和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