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初中语文教改论文(课改论文怎么写)

发布者:高阳华
导读“鞋子合不合脚,自己最清楚;选择的课例项目好不好,效果说了算。3年20余场研修,近60天的现场指导,大学学科专家手把手指导,学校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转变,教师专业素养大幅提升,课堂教学生态得以重新构建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最清楚;选择的课例项目好不好,效果说了算。3年20余场研修,近60天的现场指导,大学学科专家手把手指导,学校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转变,教师专业素养大幅提升,课堂教学生态得以重新构建。”说起正在实践的“三坊一体·梯级递进”课例研修模式,江西省宜春市樟树中学校长金新林喜不自胜。

“三坊一体·梯级递进”课例研修模式源自赣南师范大学的一个基础教学研究项目,该项目以课例研修为载体,打通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校教学交流的行业壁垒,以高校研究理论为县域中小学教学改革赋能,从课堂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办学活力注入源头活水,助力县域中小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术研究走出象牙塔的围墙

“三坊一体·梯级递进”课例研修项目,与项目首席专家、赣南师范大学教授王从华的专业成长密不可分。

大学毕业后的王从华曾担任10年中学教师,2012年博士毕业的他任职赣南师大,因为中学从教经历的缘故,王从华一头在大学学术讲堂传道授业,一头心系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如果大学教师的学术研究走不出象牙塔的围墙,不能为改变一些教育弊端而生,那这种研究就是无源之水。”王从华这样认为。

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2016年由王从华牵头的“三坊一体·梯级递进”项目呱呱坠地。“三坊”是指三个“工作坊”,分别指“主题学习工作坊,共同备课工作坊,课例研究工作坊”,“一体”是指工作坊以“主题学习”为引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者、教学名师和一线语文教师一起沉浸式参与主题学习、共同备课、课例研讨,形成研究目标、组织方式、研究主题、实施过程和研究内容“五维一体”的课例研修模式。

“地方师范大学在致力于职前教师培养的同时,也要在县域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上下足力气,把研究论文写在广大县域中小学校的课堂里。”赣南师范大学校长朱小理说。

正是在政策的指引和基层教育需求的背景下,“三坊一体·梯级递进”的课例项目走进了中小学。

2016年以来,以王从华团队为代表的“三坊一体·梯级递进”专业研究团队,以赣南革命老区为原点,覆盖赣州、南昌、鹰潭、宜春、上饶等地100余所基地校,持续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双线研究,扎根校本课例研修活动,似春风吹拂赣江两岸县域中小学课堂。

课例研修带来的魔法效应

2016年,“三坊一体”课例项目团队率先在贵溪市象山学校展开实践。在象山学校,工作坊项目组立足县域中小学语文教师成长的实际需求,聚焦“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等核心问题,以语文学科育人为终极目标,通过问题诊断与解决、知识生成与迁移,主题学习、合作对话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的语文课例研究,生成语文课例“样品”。

一轮研修过后,象山学校语文教学大变样。“课例项目犹如催化剂。从以前的语文学科教师难上、学生难学,到学生渴望上语文课,让我们感受到课例项目带来的魔法。”象山学校的教师这样说。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研究有三股力量,一股由高校教师组成,他们熟悉课程教学理论,引领理论研究风向,但是没有中小学课堂这块‘试验田’;另外两股由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这两股力量长期摸爬滚打于语文教学课堂实践,但缺乏把专业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的渠道。”江西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们深有感触。

“如何找到一个通道,打通高校、教研部门与一线教师之间交流的壁垒,我们一直在上下求索。”回首来时路,王从华道出了自己创建该项目的初衷。

2019年,“三坊一体·梯级递进”课例研究项目进驻江西宜春樟树中学这所百年老校,该校开展为期3年的“高中语文学科建设规划与实施”项目。针对县域重点中学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停留于事务层面的校本教研等情况,课例团队“问诊、把脉”后,开出了“樟树中学语文学科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这一“药方”。“药方”包含校本教研模式、教学模型和教学评价、精准化的教师成长方案等“一校一案”内容。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坊一体·梯级递进”的落地让百年老校焕发出青春: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明显转变,学科教学知识得到显著改善,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对话的时间明显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满意率提高了38.6%。

“通过校本课例教研,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青年教师提升了专业实践和研究能力,坚定了像于漪老师一样‘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的信念。”青年骨干教师汪文国说。

点燃县域中小学教改的燎原星火

忽如一夜春风来,应用于江西革命老区的课例研修项目,先后扎根于信丰县、兴国县等12个赣南老区,并延伸至湖南省湘潭市、深圳麓城外国语小学、澳门培正中学。

在基地校,项目组激发教师对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教”的困惑、疑问和思考,通过合作探究、主题学习、诊断反馈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借助原生态课堂教学情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进而改造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在“主题学习工作坊、共同备课工作坊、课例研究工作坊”中,语文学科教学专家、一线名师和参与学习的教师通过“协同研讨”和“经验共享”,从课程、教学、评价等不同维度充分拓宽思路,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师反思实践能力。

“总以为语文学习就是抄、背、记,自从老师带领我们参与‘三坊一体·梯级递进’课例研修,我们在课前做足预习功课、课中积极融合互动、课后反思交流,语文‘盲盒’一旦打开,总有太多的期待与希望。”赣州黄金中学八年级学生谢莎在日记中写道。

经过14年的摸爬滚打,该课例以近20个项目实施为纽带,形成了32人的专家团队。截至目前,已有100多所县域中小学校、3000多名中小学语文教师、10余万名中小学生成为此项成果的受益者。

“如何借力高校赋能县域中小学教学,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于县域中小学课堂,我们在‘三坊一体·梯级递进’课例项目中找到了发展路径。”赣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卢超说。

《中国教师报》2022年06月22日第13版

作者:周书贤 通讯员 周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