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如果考试紧张怎么办(考试太紧张了怎么办怎样调整心态)

发布者:马熙明
导读考试紧张这种现象,对我们大部分过来人来说,都是有过的经历和体验。考试太紧张,智商明显降低,甚至大脑一片空白,怎么能考出正常成绩,更不要说考出好成绩。我们虽然经历过这种现象,可能也影响过我们的考试成绩,

考试紧张这种现象,对我们大部分过来人来说,都是有过的经历和体验。考试太紧张,智商明显降低,甚至大脑一片空白,怎么能考出正常成绩,更不要说考出好成绩。我们虽然经历过这种现象,可能也影响过我们的考试成绩,甚至可能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但我们往往没有做过认真的思考和反省。捉弄人的是,考试紧张这个事又发生在我们的下一辈身上,让我们一脸懵逼。
现在,中考、高考马上临近了,这些体验现在有可能正发生在马上就要参加中考、高考的考生们身上,让考生苦恼,让家长担心头疼。
一遇到考试就出现失眠、头痛、心悸、出汗等不舒服症状,情绪上焦躁不安,严重者大汗淋漓,耳鸣,甚至虚脱、昏厥。尤其是遇到像中考、高考这样的“大考”时表现更明显,这就是考试紧张现象,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考试综合症”。常常被考生或家长误认为得了什么病,甚至到医院就诊治疗。
心理学上要诊断“考试综合症”要符合这样那样的条件,其实,就是考试前或考试时太紧张,考试后又担心成绩不好而焦虑,程度不同,表现就有点差别,本质上是一样的。考试轻度紧张,有利于调动机体积极应对考试,对我们影响不大。对于考试太过紧张这个问题,我们不要把它当成这个病那个症,自己吓唬自己,不然,容易进入认识问题的“死胡同”,进入“考试紧张-担心得病或认为得病-成绩不理想-更担心考试-考试更紧张”的恶性循环。
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考试太紧张这个问题,这个也是今天的主要话题,要说清楚有点绕,大家要耐点心,仔细琢磨。
要解决考试太紧张这个问题,就要知道考试太紧张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觉识-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事件本身是中性的,我们的情绪反应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引起的,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事情可能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反应。
我们先来做几个设问并尝试回答。“考试太紧张”这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什么情绪呢?是一种担心、焦虑、恐惧的情绪,为什么会出现心、焦虑、恐惧的情绪呢?是因为担心成绩考不好?如果考不好会怎么样?如果考不好会辜负父母的期望,父母对我付出了那么多,对我寄予了那么大的期望,如果考砸了,怎么面对父母长辈们的期望和对自己的信任,自己会很内疚、很自责、很伤心等。如果考不好,就会让同学看不起,就会没面子,很自卑。成绩考不好就会上不了学,找不到工作,以后的人生就没有希望了,自己会很绝望等等。最担心恐惧的是哪一点?不同的考生,不同的家庭,可能稍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
其实,考试这件事本身是中性的,担心恐惧情绪的产生,主要是我们对考试成绩不好的后果对我们的影响而衍生的情绪反应。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形成习惯性的考试太紧张的考生,往往经历过由于一次没有考好,被老师、家长或同学戳中“灵魂”的“教育”经历(经历不同,痛点不同,个人细品)。
解决“考试太紧张”这个问题,即便给考试说再多的要充满自信,鼓起勇气,迎接挑战,也是无效的。要从根上找问题,彻底放下包袱才行。从理论上来说,利用觉识-认知心理学理论,考生自我觉识问题,重新认知,打断臆想的考试后果和不良情绪反应的关联,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觉识的能力还比较弱,一般不能独立完成觉识认知过程,还需要别人的帮助,需要考生、老师和家长一起来深度沟通。要和孩子理清楚以下几个问题并要达成共识:1.一次考试不能定终身,决定成功的不仅仅是考试,还有品格、意志、机遇等等。2.中学阶段,学习了知识,自己只要努力学习拼搏过,就是不遗憾的青春。3.不问成绩,哪怕考砸了,也是父母的好儿女,老师的好学生。4.不要把父母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不然,期望越多,失望越多,给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5.不要把“为孩子好”做为做一些事理由,感情绑架孩子。
教育孩子其实也是教育父母,孩子要做到,父母也要做到。不要再感情绑架孩子了!让孩子自己发展,只要努力了,就是无悔的青春!
马上就要中考、高考了,家长们要注意了,不必再提前一周入住宾馆等待考试了,不必有点噪音就到处投诉了,不必再趴在校园或考场外焦急不安了,一次考试而已,不要给孩子太多暗示,也不要让孩子承受太多使命,正常生活学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