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6718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学心理学专业至少有4个“坑”
02、如果坚持要学心理学,要注意什么?
03、无论学什么,一定要跨学科
上周,我们分析了有4类高考生在结束高考后,具有很高的自杀风险,父母一定要重视、警惕。
现在距离高考成绩放榜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很多考生、家长开始考虑填报志愿的问题。
不少“00后”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有小伙伴问我,“何医生,我想学心理学,这专业前景怎么样?”最近还有朋友找我,说孩子想学心理学,让我给点建议。
说实话,这个话题三言两语讲不完,去年我们写过一篇详细分析的文章,还拍过视频,以下再次全文分享。在有些建议里,我还做了些新的补充。
总体来说,想学心理学?一定要慎重!
因为,大学的心理学专业跟很多人想象中的有很大不同。
而且,现在学心理学并不好找工作。
下文是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01、学心理学专业至少有4个“坑”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发布《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00后”最感兴趣的十大理工专业之首就是“心理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是它?北师大考试与评价中心主任刘嘉说,这或许是受到近几年相关影视剧的影响。“各种专业题材的影视剧、热点事件的新闻报道等,都可能影响学生喜欢的专业方向以及喜欢程度。”
很多“00后”可能认为心理学既神秘、又强大,学了就能看穿别人的内心,能帮助别人解决心理困惑,最后获得成就感和可观的经济收入。
然而,大学里的心理学不完全是这么一回事,甚至可以说差得挺远。
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包括很多基础课程,比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主要是介绍心理学理论成果,并不如影视剧、文学作品讲的那么生动有趣、富有应用性。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研究方法的课程,比如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等。这些科目偏理科,相对枯燥、难懂,含有大量数学原理。理科学不好的话,这些科目可能非常难啃下来。
所以大家要注意,心理学其实属于理工专业,不是人文专业。
也就是说,很多人以为的大学里教的心理学就是研究别人心里想什么、怎样可以改变别人的心理,怎么解决心理困惑的,但实际上,在高校课程中,这些都很少涉猎,最多是蜻蜓点水。
比如提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时,一般是介绍传统的几个心理治疗流派,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等等,而且主要是介绍其历史发展和核心概念,而不是教学生掌握具体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技巧。
所以很多选了心理学的学生本来满腔热情、雄心壮志,可上了几节课之后就傻眼了,这样的现象非常常见。
基于这种注重理论的基础学科设置,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找工作时,自然就难对口了。
据麦克思公司(国内知名的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咨询专业公司)近年来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心理学专业多次出现在“红牌”或“黄牌”专业,也就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来说,高校心理系的就业方向比较窄,集中在教育行业、心理健康和咨询、人力资源这些方面。相对于每年数量庞大的心理学毕业生数量来说,这些领域能提供的对口职位很少。
虽然说心理健康产业现在是“新兴行业”,长远来说很有前景,缺乏优秀人才,但目前产业规模仍较小,总体上的人才缺口较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统计过该校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除了升学、出国、灵活就业(即“自由职业者”)外,真正签订劳动合同的大约仅有44%,共96人。
换言之,仍未成气候的心理健康产业无法容纳那么多毕业生,学心理的最后不干心理,这是普遍现象。有数据显示,大部分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从事人力资源、行政助理和销售工作,只有不到7%当了心理咨询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组数据,2003年到2017年期间,人社部的心理咨询师考试培养了150万咨询师,而最终通过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认证的督导师、心理咨询师和助理心理咨询师大约有4000人。
这一方面反映出通过人社部考试培养出的心理咨询师水平参差不齐,优秀人才较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就业情况并不理想。
就算心理学毕业生找到了对口的工作,从事心理健康、心理卫生服务工作,他们很快会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派不上用场。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实操技能。学心理学并不代表能解决别人的心理问题,可能连自己的都解决不了。只有经过专业而系统的学习培训、实践练习、督导辅导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
可是,很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培训课程价格高昂,前期投入高,回报慢,这就需要学生的家庭有较好的经济能力,经得起耗。
市场上的心理培训机构也良莠不齐,若不加强识别,一不小心就走了弯路。钱白花了,也没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巧。我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就踩过不少坑,用金钱买了不少教训。
如果找不到正确方向的话,这些当初对心理学充满热忱的学子不但没有实现梦想,也未能促进国内心理学的发展。最大的获益者可能是搞心理培训的机构。
因此,综合以上的分析,总的来说,学心理学专业至少有4个坑:失业量大;就业难对口,就业率低;毕业后收入较低;就业满意度低。
可能有的考生也或多或少知道以上信息,还在犹豫,到底选心理学好呢,还是选其它也比较热门的理工科专业好呢?比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等。
如果属于这种情况的话,我建议还是选择后者,其它较热门的理工科专业往往更容易找工作,毕业后的薪资水平普遍较高。
而且如今中美博弈常态化,这类“硬科技”是立国之本,是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行业,孩子将来在其工作岗位上也极容易获得成就感,甚至实现自身价值。
如果对心理学实在感兴趣的话,完全可以大学时辅修,或自学,或者工作后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时,再报读相关课程,甚至考一个心理咨询师证。
02、如果坚持要学心理学,要注意什么?
如果考生执意想学,甚至非选心理学不可,那我们最好更加深入地理性分析,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甚至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然后在这基础上探索适合自己的路线图。
如果是父母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利用以下的5W1H分析法跟孩子一起分析,如果考生看到了,也可以自己深入分析。
5W1H分析法,即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方法(How)这6个方面去思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Who”,想学习心理学的人,是否适合这个专业?
每个人的兴趣、特长及天赋都不同,我们到底是否真正适合学习心理学专业?
上面提及了,心理学基础课程其实并不如影视剧里的那么有趣,涉及到统计和测量部分时,还需要较好的数学功底。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能不能接受和适应?甚至可以买几本高校心理学课程先感受一下,网上有很多。
“Why”:为什么想要学习心理学?这是最关键的。
可能很多考生也说不出具体原因,“就是感兴趣呗!”
从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所谓兴趣,是指一想到某件事情就感到开心、愉悦。这是一种后天形成的正性情绪的条件反射。
像上面讲过的,有些考生受到相关影视剧的影响,对心理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为学了心理学就能知道别人想什么;
有些则接触过哲学、艺术、心理学的书籍,感受到心灵世界的无穷奥妙,希望自己也能掌握这种奥妙的人;
有的青少年有强烈的同理心,他们看到抑郁症患者们很痛苦,深感同情,产生了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来帮助他们的想法。
我们一定要对这些原因进行理性分析,上面说了,大学里的心理学专业跟大家想象的有很大不同。想深谙别人的心理、解决别人心理问题,不是读个心理学就能实现的,要做好非常长远的准备。
还有一种情况,非常值得父母们关注。
如果孩子一门心思就要学心理学,父母要分析孩子是否曾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长期压抑、痛苦;有的孩子甚至是病人,已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
这些孩子可能深受精神心理问题的折磨,所以想学习心理学,实现自救。
如果属于这种情况的话,从理性层面,我们更加不建议孩子本科学心理学。因为大学里教的心理学知识,极有可能没法帮助他们自救,他们后续发现这个事实后,可能会有严重的挫败感,更加自我否定,病情恶化。
但很多父母也很无奈,因为孩子可能根本就不听劝。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父母千万不要强硬阻止,否则孩子可能会觉得“我连自救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容易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导致亲子关系和病情双双恶化。
而且如果孩子被迫学了其不喜欢的专业,上大学后也很难认真学习。再加上他们本来就有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心理压力极大,就很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学习障碍,导致挂科、延迟毕业、甚至病情严重被退学、被迫辍学等不良后果。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可以把上面关于心理学专业的分析告诉孩子,大学里教的心理学往往无法让他们实现自救,让孩子有所心理准备。但最后,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如果孩子还是坚持读心理学,入学之后果然很失望的话,父母千万不要冷嘲热讽,说“我早就告诉你了”这样的话。
相反,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是否要报一些校外的、专业而系统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课程,让孩子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没法报课程,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学。
但无论是哪种方式,父母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3个注意事项:
第一,避免学习精神分析流派,对这个流派有所了解即可,否则可能导致孩子将患病的原因都归咎于父母,令亲子关系更加恶化,无助于病情康复。
第二,在学习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时,有些信息可能会激活孩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病情恶化。所以如果一定要学,最好是病情基本稳定,亲子关系有明显改善之后,再去学。
第三,在学习大学里教的心理学知识,传统的心理治/心理咨询知识之外,还要有意识地了解前沿的、科学的、高效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是病理性记忆理论及记忆再巩固理论)。
包括我们关于疾病的高效知识,也可以多了解,有助于孩子加快康复。甚至患者父母也可以一起学习,跟孩子一起探讨其症状背后的心理根源,尽快实现真正的康复。
“What”:学了心理学之后,未来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就业方向上面已经说过了,心理学毕业生很可能找不到刚入学时希望从事的工作,收入也可能达不到本来的期待。
我们能不能接受这样的心理落差?
如果选择了非对口的工作,将来有何打算?
“Where”:应该去哪里学心理学?
国内设有心理学专业的大学一般分为3种:
师范类学校,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综合性大学,比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医学类院校,比如综合性院校的医学院,我的本科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就属于此类。又或者纯粹的医学院校,如南方医科大学等。
虽然这些院校开设的心理学专业名称都差不多,如“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但由于这些院校的优势和侧重的不同,具体的心理学课程也会有一些区别
师范类学校可能会更注重教育心理学,综合性大学的可能更注重于研究,而医学类的更注重医学心理学。
换言之,选择师范类学校可能更容易进入教育领域;选择综合性大学,未来可往科研方向发展;而选择医学类院校,则更有利于走向临床一线。
“When”:应该在什么时候学习心理学?本科还是研究生?
如果想从事教育领域工作或走科研方向,那么可以在本科就选择心理学。可如果是想在其它行业中发挥心理学特长的话,个人不建议在本科学心理学,而是应该学那一个行业的相关专业。
比如,有些考生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以后想从事心理卫生服务行业,比如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甚至想成为一名精神心理医生,治愈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的话,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话,我强烈建议,本科不要学心理学,反而要学习临床医学或者精神医学。
因为如果本科读心理学的话,将来最多只能成为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治疗师,而没法成为医生。可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都是精神医学的范畴,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没有处方权和诊断权,职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那我们最好先在本科攻读临床医学或者精神医学,毕业后获得成为医师的资格,然后再学习心理学。具体来说,可以参考以下2条路径。
路径1:本科选择临床医学或者精神医学专业,大部分院校的医学本科需攻读5年。
学有余力的话,读本科时还可以兼修心理学,将其当成第二专业;又或者毕业工作后,在接受3年的精神医学临床的规范化培训同时,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考取权威机构的心理咨询师证书。
路径2:8年的本硕博连读,选精神医学方向。在这8年期间,同样也可以选修心理学,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
这两条路径大概的时间都是8年,而且在这8年期间,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学习掌握多学科诊疗模式,尤其是掌握来自于临床实践的、高效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当学有所成时,我们会成为一名至少横跨精神医学和心理学2个学科的精神心理医生,求职于精神科医疗机构,竞争力更强,临床实践中也更受青少年患者及父母们的欢迎。
如果在这8年期间,我们还有多余的精力,愿意追求更高的目标,可以再多横跨1个学科,那就是教育学,尤其是涉及到学习障碍和高效学习的系统化知识,我们就会成为横跨精神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这3门关键学科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患者走向康复,顺利回归校园,重建融洽的家庭关系。这不但容易获取很高的职业成就感,甚至可能实现阶层跃升。
总之,很多人以为学了心理学,几乎在哪里都吃香,这是不切实际的。虽然很多行业都与心理学相关,只要是与人有关的工作,就离不开对人心理的研究,比如广告消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等等。
但请大家看清楚上述名称的排列,行业在前,心理学在后;行业是主要的,心理学是次要的。也就是说,不是学了心理学就可以干任何行业,而是心理学可让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分、增色!
所以,如果不想就业难,还不如选择就业前景较好的某专业,然后再辅修或后续继续自学心理学。
“How”:本科选择了心理学后,该如何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如果想从事心理学科研,最好选择实力强大的学校,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或者排名靠前的综合性大学。
另外,在心理学领域,未来可能比较有前途的是脑科学与认知神经心理学,大家可以考虑关注这2个方向。
如果想从事教育或教育心理学工作,则一定要学习前沿的、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要掌握学习障碍的知识。
03、无论学什么,一定要跨学科
整体来说,我并不鼓励大家在尚未真正了解高校心理学的现状和就业前景之前就选择它。
可是,我强烈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
我们在大学里学的专业,可能更多是出于兴趣、梦想、就业或生存;但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心身健康,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情绪管理能力、良性沟通能力、自我反省能力、高逆商和高情商。
无论你身在哪个行业,无论你是想力争上游的小兵,还是想管理好下属的领导,或是家庭中的某个角色,科学的精神心理学能令人大受裨益,在工作中表现更出色,在生活中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在临床中接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时,有很多高中生因患病经历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可我并不建议他们都去学心理学,相反,我希望他们根据兴趣爱好和社会趋势先去学别的专业,然后自学心理学,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前不久我们分享的抑郁症案例小虹,现在已经康复,并即将大学毕业了。她本来也想学心理学,但现在读的是幼儿教育,即将成为一名幼儿教师。
我告诉她,因为她曾经患病,又真正地实现了康复,她的同理心和对别人情绪的觉察力会比大部分人更好。
她可以利用这个长处,更敏锐地发现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识别这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及时对学生和家长们作出引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出心身健康的孩子。这有助于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在国内的普及,对我们国家来说,这是重要的贡献。
另一位患者刘可,她希望成为一名网络作家。我建议她可以考虑从自己的患病经历里找切入点,写精神心理方面的题材。
就像我国的著名作家毕淑敏,她是个医生、心理治疗师,后来基于临床和心理治疗的经验和感想,写下了大受欢迎的文学作品,如《拯救乳房》《女心理师》等等。
如今是“ X+心理学”的时代,我们都应在掌握专业知识之余,多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
如今更是跨学科的时代。社会发展迅速,年轻人一定要有跨学科的能力和思维,要具备终身学习、不断适应变化的意识和能力,才更有可能不被人工智能取代。
我自己就是跨学科的受益者。1993年我开始本科学医,至今整整29年时间,我横跨了儿科学、麻醉学、成瘾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教育学,有人说我是“六栖大夫”。
我不断整合这6门学科的知识,在青少年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成瘾疾病的临床诊疗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极具竞争力的路线,甚至可以说是进入了精神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大领域整合的“无人区”。
所以,无论考生们最后选择了什么专业,都不要停留于单一学科的学习。
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要珍惜相对宽裕的、自由的大学时间,利用好各种校内外实践、研究、校友、教授等资源,实现跨学科学习,在人生奋斗的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