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发布者:李阳
导读高中化学新课改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调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新课改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调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效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目前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最终导致探究性实验教学效果低下,直接影响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化学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由此看出,化学实验教学,尤其是探究性实验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化学新教材的编排和旧教材相比,实验比例明显增大,不再区分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科学探究实验数量明显增多。更为重要的是增设了独立模块——《实验化学》。由此可见,新课改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人才具有强大的价值功能。

  高中化学探究性试验教学的策略

  充分运用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高中学生不过是一些十六七岁,依然具有孩子般的童心和天真,好奇心依然是很强的。选择趣味性的课题作为探究实验,学生大脑中首先会产生疑问:这么有意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的积极性在第一时间被调动了起来,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通过实验寻找答案的欲望变得强烈。所以,增强探究问题的趣味性是激发探究兴趣的第一要素,是实现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的必经途径。

  例如,在讲授《原电池》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景:教师将10个铜锌原电池串联起来,把一个MP4连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MP4播放了一首优美的歌曲;打开开关,歌声戛然而止。学生非常兴奋,并且大呼:“哇塞,太神奇了!”“老师,让我试试!”课堂氛围非常热烈。显然,学生的兴趣已经被激发起来了。看到学生急切的眼神,教师提出让同学们用课桌上的材料完成科学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用自己带的各种水果和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研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在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上课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组动画图片:乙烯气体控制花开花落。一支含苞待放的玫瑰花放进盛有乙烯气体的集气瓶中几分钟后盛开了,十分鲜艳。教师又说乙烯气体还能控制水果成熟,请同学们课下尝试。学生的学习热情可想而知了。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解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带领学生做趣味实验“滴水生火”或者“吹气生火”;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做趣味实验“喷气式飞机”;学习元素周期表时,可以用扑克牌作为道具让学生尝试排列元素周期表等。

  选择难易适度的实验内容,保持学生探究的信心。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选择探究内容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

  问题太容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得到结论,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动,无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又会因无从下手而缺乏信心,最后导致丧失学习兴趣。问题的难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首先课堂探究的问题要明确,学生很清楚通过探究要学到什么。含糊其辞的问题学生容易走了弯路,既误导学生的思路由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如果不是很明确的问题,可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查找资料的时间,安排学生课后探究。

  其次,课堂探究的工作量一般不宜太大,最好是能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得到结论,使学生很快体验到探究的成就感。对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探究任务,最好不要在课堂上进行。

  再次,探究的问题教学设计的内容不能支离破碎,过于繁杂,要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否则学生探究时需要太多的知识作为支撑,不一定能达到探究的目标,还会打击学生的信心。例如,在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要求学生探究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探究的目的明确,探究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联系紧密,氢氧化钠、氧气、氢气都是学生熟悉的物质,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也是常见的化学仪器,学生对内容感到似乎很亲切,没有畏惧情绪,只要认真思考就能轻松地完成探究的过程。如果设计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学生没有知识基础,会觉得无从下手,如果继续探究,学生的兴趣又会被打消。对这样的内容,教师不妨采取开门见山的方法处理,效果可能更好。

  例如,在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时,如果让学生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碱性,学生没有知识经验,也没有理论基础,会不知从哪下手,所以这样的内容暂时就不适宜用探究的方法教学,等学生学习了盐类水解的知识后再探究,反而显得容易一些。

  营造和谐民主的探究气氛,鼓励学生探究的勇气。学生只有探究的兴趣而没有探究的勇气,探究教学也不能有效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在轻松的情境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想放松,思维灵活,敢想,敢说,敢做。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调者,要体贴、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出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张扬个性,体现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将为学生注入强大的动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面对几十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有义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化解学生间的矛盾,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不管正确与否,合理与否,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不应讽刺挖苦,措辞不当就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就越有可能成功。教师的信任可以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

  陶行知有一句话: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运用一些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欣赏他,在期待着他。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大惊小怪,不觉得意外,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授氨气的喷泉实验时,让学生讨论实验室引发喷泉的方法时,就有学生提出“将烧瓶放入冰箱”的办法。对于这样的讨论结果并不意外,而是鼓励学生的勇气再加以正确的引导,方能使学生的积极性持久保持,以后也敢说敢想。

  教师这样做也有效避免了这位同学受到其他同学的嘲讽。教师不能偏心,有的教师上课只关注坐在前排的学生,后排的学生被冷落,连回答问题的机会都很难得。教师有意识地照顾全班同学,为了不让后面学生受冷落,最好轮流回答问题。教师更不要居高临下的布置任务,而应该多以“商量”的语气和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惧怕错误而畏首畏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彰显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