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舰队进至天津海面,时任直隶总督的琦善赴天津与英军司令咨会。亲眼看过英军强大实力的琦善主张“罢战言和”,要求进行谈判。八月下旬,道光帝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九月初,革林则徐、邓廷桢职,任琦善署两广总督兼海关监督。琦善到达广州后,中英广州谈判开始。但由于双方开价差距悬殊,谈判一开始就进入了扯皮阶段。道光帝收到琦善的奏折后,认为英人的要求过分,于是下令备战。在谈判期间,琦善增铸火炮,并从广东各地调兵至虎门,虎门兵力达到一万多人。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初,谈判破裂,英军发动进攻,虎门战役开始。清军失败后,琦善要求重开谈判,英军同意暂时停战。不久,英方公布了《穿鼻草约》, 要求割让香港岛、赔款六百万银元。由于涉及土地割让,琦善未签字。英军于是强行占领香港。道光皇帝得知虎门战事不利、琦善畏敌,且擅自在谈判中割让香港,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穿鼻条约》。皇帝盛怒之下将琦善撤职查办,锁拿进京。二月二十一日,琦善由广州被押解送赴北京。四月,琦善被押解交刑部,道光帝指令诸王大臣、大学士、军机大臣、六部尚书对他进行会审,最后宣布“斩监候,秋后处决。”但是因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亲贵权要都纷纷出来为琦善求情,而道光帝本来也不想对他加以重判,回而改发军台。鸦片战争结束后,琦善重新起用。道光帝先是赐予他四等侍卫,充叶尔羌帮办大臣。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四月,琦善以三品顶戴,授为热河都统。在朝里上下舆论的激烈反对下,道光帝被迫收回成命,改为“革职,闭门思过”。但不久,他又被道光帝以三等侍卫,任命为驻藏大臣。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琦善升任四川总督。两年后恢复头品顶戴,授协办大学士,留总督任。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调任陕甘总督兼署青海办事大臣,由于滥杀无辜,被言官所劾,革职逮问。
咸丰二年(1852年),琦善被判处发往吉林效力赎罪。不久释回。这时,太平天国军已自广西、湖南进军长江中游和东南,一路所向披靡,琦善又被起用署河南巡抚,驻防湖北、河南边境。
咸丰三年(1853年),授琦善钦差大臣,专办防务。这年太平军攻克南京、镇江和扬州后,琦善与直隶提督陈金绶率兵驻防江北,组成“江北大营”,督办江北军务,威胁太平天国都城“天京”。
咸丰四年(1854年)秋,琦善病死于扬州军中。做为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人,琦善的所作所为,改变了历史,影响了历史,也成为了历史的罪人。(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