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安交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人们往往会想到地域对于大学的影响,但小编整理收集了一下上交改革开放以来所做的制度突破与创新,发现上交的崛起也在于其敢为人先和远见卓识。
1978年,12名上海交大专家教授访问美国,成为中美高等教育的“破冰之旅”,学校管理层借此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上交自己定义此次访问为上交起到了扬帆启航作用,交大计算机系也是因为此次访问而建立,同时也为上交很大程度争取了在北美的交大校友资源;
1981年7月6日上午,上交接受了世界船王包玉刚捐赠的1000万美元,用于建造以包玉刚命名的图书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近几十年以来第一个以捐赠者命名的建筑,这种方式有一定争议,然而不可否认这对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作用巨大。
1984年确定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西交大、中科大六所大学纳入国家“七五”重点投资建设大学。坦言,当时上交实力无论从哪一方面都比不上另外五所(比起落选的南大、浙大等校也不如),但正是由于交大在改革开放初的各种“积极”改革举措和公关措施,使之得到了如此的待遇。
1985年5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规定》推动下,上交成为招生和分配改革的两所试点大学之一,这给上交以后进行各种尝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基础。
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当时地价可是1万左右一亩),成为大陆第一个进行分校区建设的大学。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学生和教师的工作学习环境,为九十年代初的211(1994年首批211大学全国仅七所,交大学术、科研以及学生实力还是远不如其他六所的,而211获评之后就第一期拿到2.4亿的拨款),985评定以及新学科的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这个也比国内其他大学开始新校区建设提前了15-20年。
1996-1998年首先推动并组织教职员工人人有住房政策。通过一系列措施,使上交近2000多户抢占了商品房低价位的先机 ,你是不知道上交通过这个政策挖到了多少教授。(1998年上交成为全国第一个结束了靠国家投资福利分房的制度,全面实行货币化的房改政策的单位)。
1998年交大闵行校区建造了第一个由企业投资,用学生住宿费收入逐年还贷的社会化学生公寓,成为其他大学新校区建设的模板。同年从学生公寓开始的后勤改革揭开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序幕,并迅速在全国大学、中学推广。而1998年估计很多学校都还没开始新校区建设的想法。
1993年上交率先在新加坡设立了海外教学点,开展海外研究生教育。2002年1在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是中国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在海外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
1994年与上海市政府、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联合创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这个学院可能没长江商学院名气大,但是实力很强。如今这学院虽然已经几乎独立了,但是给上交的经济、管理以及后来的法学等学科发展的裨益是不可估量的。同理2009年成立的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2011年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2001年,上交决定学院重心迁移至闵行校区,同时和闵行区政府合作”开发“紫竹科技园,创立大学--企业--政府合作的模式,这个举措给上交搞来了20亿的投入。这钱真的够上交花一阵子了,同时闵行校区扩大至4680亩。
2005年合并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此上交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国内大学的Top5(一上交领导所语,至少从那年开始号称Top5不会招徕耻笑)。,本次合并作用巨大,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拥有院士、教授、实验室、论文等数据,超过国内很多985高校,上交每年一半的优质论文、科研基金和国家三大奖都来自这个学院,同时也狠狠的把这个学院的杰出校友资源都变成了自己的。
2007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这机构不出名,但是它评出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却是世界四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上交通过这个排名,和世界众多大学建立了所谓的深厚友谊和众多交流,更是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国际知名度。一个偏理工科的大学,和教育产业研究没半毛钱关系都能搞一个如此的副业。而且上交还创办了校企:培训机构上海交大昂立教育集团、保健品昂立1号口服液,,这些校企可给交大每年赚不少钱。
有很多人吐槽上交挖教授用尽”各种手段“,但这些所谓的手段也无外乎是高薪、高位、高回报,甚至校领导、同学轮番游说,又许以户口+高薪+科研自由,其实也是求贤若渴。
通过上面这些,足可以看出上交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一点都没有荒废,时时刻刻都在改变在创新。他们率先提高了学校的硬件设施,通过校企合作不断巩固自己优势学科,通过合作来建设和加强自己的弱势学科,并积极建设新的前沿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师生踏实地进行各种校园、学科的建设,走在时代的前列,就这样一步步的把上交从一个二三十名的大学变成了Top5。
诚然,西安和上海两地经济差距大,两地市政府对两校的经济支持力度会有差异。但地域绝不是唯一因素,广东雄踞我国经济头名多少年了,也没出现顶尖大学。中山大学很好,但还是不够。
并且上交非常重视校友资源,每半个月都会给很多校友寄送校报。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去探望著名校友比如钱学森,甚至他们过生日都会去。而校友资源有多重要相比也不用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