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这句萦绕在几代人耳边的话,让多少人时常处于焦虑之中。
长期以来,我们把分数定义为:学生成长进步的“脚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师怎么看学生,家长怎么对待孩子,社会将来怎么选人用人。
面对孩子的成绩,以前的我们有时真的抓狂:分数高了,脸上的皱纹都能舒展开,年轻几十岁;分数低了,心里的怒火就抑制不住,熊熊燃烧。
光靠分数,不行;离了分数,也不行。
学生没有好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双减”政策出台,妈妈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很大冲击:
孩子也不知从哪来的信息,知道了“双减”政策的意图,吃了熊心豹子胆,开始出现“顶牛”:不做作业和习题,振振有词地用上了“政策依据”------
孩子的爸爸们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对妈妈们冷嘲热讽,旁敲侧击,因为“教育焦虑”绝大多数是妈妈们贩卖的。爸爸们举双手支持“双减”政策,早该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奔跑了。
妈妈们也慢慢开始反思:确实,这几年,夫妻俩时常为孩子教育而争执,孩子一天到晚喊累,家里的氛围总是剑拔弩张,“一点就着”。是不是妈妈们对分数的在意,的确过了头?
开学后的第一个双休日,大家再也不用大呼小叫,穿行于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了。也有时间带孩子去野外,去奔向大自然------直到这时大家才发现,孩子居然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运动技能。趁着礼拜,爸爸和孩子扛起了鱼竿,拿起了钓具,去野外慢慢找回快乐和自信------
“双减”政策落地后,同学们甭提多高兴了!这不开学后的第一个双休日,我不但不用穿梭于各种烦人的补习班,而且可以跟爸爸去钓鱼。真是个快乐的双休日,真正属于我们孩子的双休日!
天还没有亮,我和爸爸就急急忙忙地带着渔具,向汾河奔去。来到河边,我和爸爸做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鱼饵,打窝子,装鱼线、鱼钩、鱼漂------忙了个不亦乐乎,原来钓鱼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里边有着很深的学问。天气阴阴的,正是钓鱼的好天气。河岸边树上的小鸟儿叽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大概在说:“小朋友,今天一定能钓到一条大鱼!”
我按照爸爸的指令,抛竿将鱼线甩进河塘里,静静地观察着平静的水面上漂浮的鱼漂,耐心地等待着鱼儿上钩。过了一会,浮漂动了一下,我兴奋地大叫起来:“我钓到鱼了,我是最棒的!”可是,我把钓竿拉起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空空如也。爸爸说:“钓鱼是有学问的,不能鱼漂一动就提竿,看见鱼漂顶上来或者沉入水中才能提竿!”
我并没有在意爸爸的话,不过,第二次我是认真的。眼看着一条小鱼朝这边游过来,我又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一下子又提起了钓竿,可是又没有成功。小鱼咬钩时,我就沉不住气了,没有等小鱼完全把钩子吞进去就把鱼竿提了起来。这时爸爸又说:“钓鱼不能急于求而成,要耐心等待,要能沉得住气,鱼儿总是先试探一下,并没有真正上钩。”
第三次,我按照爸爸说的去做。我仔细看着水面,耐心地等待着。终于过了好久,一条鱼游过来了,我沉住气。有动静了,浮漂在水面上的部分一下一下地动着,哈哈,有鱼儿咬钩了,我全神贯注地看着浮漂的变化,心里紧张极了,嗯------“上”,当浮漂被贪吃的鱼往下一拖时,我猛地往上一拉,太沉了,鱼虽不大,但求生的欲望使它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想挣脱鱼钩。经过一番周折,鱼还是钓上来了。我得意洋洋地笑道:“谁叫你这么贪婪,这就是后果!”
我把线和钩抛得更远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放长线钓大鱼”吧。
那天,我和爸爸钓了许多鱼,这次钓鱼,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沉着冷静,要善于等待机会。
【总评赏析】
这篇描写钓鱼的作文,写的是“双减”政策后的孩子们的生活,描写了父子俩钓鱼的画面,重点描写了我是怎样的钓鱼的,三次里面第三次又是重点,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细节刻画非常精准,也准确反映了孩子们学习之余的快乐。
后续
一个暑假过去,开学季的第一个双休日也会过去------
以前常被爸爸们描述为“怒发冲冠”的妈妈们,居然不知不觉中发火的次数少了下来。
看着孩子晒黑的脸,长高的个子,硬朗的身体------
妈妈们的心理慢慢有了数:孩子的成长,不能只看分数。
观念一变,豁然开朗。
新的学期,带着孩子多去运动场,让他(她)们多和大自然接触,不仅把书读好,也把身体锻炼好,在健康轻松的环境中收获自信,快乐成长。
- The End -
作者 |刘老师谈特殊教育
图片| 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
感谢您曾经来过,您的每一次点赞和评论,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作文路上,刘老师与你一同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