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于吉人哪里人(于吉是好人吗)

发布者:高同华
导读本次会议以“卫生命,赢变格”为主题,一段精彩的开场视频回顾了GIST的研究进展和格列卫的重要地位。诺华肿瘤总经理吉必成先生首先发表寄语随着格列卫的出现,GIST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次会议以“卫生命,赢变格”为主题,一段精彩的开场视频回顾了GIST的研究进展和格列卫的重要地位。

诺华肿瘤(中国)总经理吉必成先生首先发表寄语:随着格列卫的出现,GIST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格列卫上市至今已经16年了,诺华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GIST的规范化诊疗,今后,诺华将继续与GIST医师合作,共同探索和推动GIST未来的发展。

诺华肿瘤(中国)总经理 吉必成先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曹晖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周志伟教授

Section1 GIST规范化诊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吉人教授带来了“胃肠间质瘤术前治疗相关问题探讨“的演讲,就GIST术前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于教授表示术前治疗以往也称“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2010年NCCN指南将其改名为“术前治疗”。对于局部进展期GIST,术前治疗的意义在于:减小手术切除范围,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减少出血和播散,体内药敏试验和肿瘤降期。根据一些小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NCCN指南、ESMO指南和GIST中国专家共识均推荐,复发风险高的可切除肿瘤和切除困难的复发转移GIST患者进行伊马替尼术前治疗。RTOG 0132研究、GAP研究、APOLLON研究显示,3-9个月术前治疗是比较安全的。最近一项在日韩进行的前瞻性研究,纳入56例胃GIST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术前治疗6~9个月,2年PFS达 89%,Recist 反应率为 62%。该研究表明,较大的胃GIST接受6-9个月的伊马替尼术前治疗有效,R0切除率高,耐受性好。于教授还指出一些术前治疗相关问题如内镜下活检组织量少、核分裂计数有困难、术前最佳治疗时间、术前疗效评估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于吉人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坤堂教授分享了GIST手术与辅助治疗现状。沈教授从原发局限性GIST、原发局部晚期GIST、转移或复发GIST 和GIST的微创治疗几个方面介绍了GIST手术治疗的现状。GIST手术治疗的微创化、不同部位GIST的外科治疗策略、外科手术与靶向药物联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成为GIST外科治疗领域聚集的焦点问题。沈教授强调,术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肿瘤大小、部位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因素选择术式,必要时经MDT讨论,最终决定治疗方式。他分析了腹腔镜手术和内镜手术治疗GIST的可行性与争议,并分享了GIST手术的病例资料、治疗经验和临床研究数据。在辅助治疗方面,沈教授提出,目前还存在一些困惑,如GIST术后的危险度分级方法不够理想、中高危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用药时限、没有非常理想的评估标准,以及对于不同基因突变类型的GIST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缺乏大样本量的证据。沈教授介绍了各种GIST术后危险度分级的评估方法,并回顾了ACOSOG Z9001研究、SSG XVIII研究和Persist-5研究等GIST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中、高危患者的经典研究,他认为中、高危患者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而延长伊马替尼辅助疗程,可以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沈教授最后总结,在精准医学和规范化治疗的大背景下,GIST外科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逐渐发生着转变,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对GIST手术原则达成了共识和规范,有效地指导了GIST的规范治疗,微创治疗手段快速介入到GIST的治疗中,逐渐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靶向药物与外科结合的综合治疗,仍有较多争议之处。随着研究的深入,术后辅助治疗会更加精准和规范,给患者带来福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沈坤堂教授

201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推出了《胃肠间质瘤规范化外科治疗专家共识》,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去年该共识进行了更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潘志忠教授从GIST的病理学诊断及影像学检查、GIST的内镜处理、不同部位GIST的外科手术、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几个方面介绍了2018版共识的更新要点。

相较于旧版共识,新版共识中关键更新要点包括:在GIST的内镜下处理方面,对于极低风险及低风险的小GIST可考虑行内镜下切除,推荐在内镜治疗技术成熟的单位由具丰富经验的内镜医师开展GIST的内镜下切除。在GIST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方面,对于适宜部位合适大小的GIST,在有治疗经验的单位建议行腹腔镜手术,在达到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量减少病人创伤,加快病人术后恢复。在GIST术后辅助治疗方面,不论何种基因类型,推荐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剂量均为400mg/d,胃来源的GIST(中危),推荐伊马替尼治疗一年,非胃(主要为小肠、结直肠)来源的中危GIST,推荐伊马替尼治疗三年。在晚期GIST的外科手术治疗方面,靶向药物治疗是复发转移性GIST的标准治疗,伊马替尼是靶向治疗的一线药物。对于在靶向药物治疗下获得疾病缓解、疾病稳定或局限性进展的复发转移性GIST进行外科干预,有可能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生存。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潘志忠教授

专家面对面:临床热点深度讨论

本次讨论由来自福建省肿瘤医院的陈路川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潘志忠教授主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世荣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揭志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坤堂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邹小明教授参与了讨论。

问题1

您认为GIST辅助治疗的最佳疗程是多长时间?高危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延长辅助治疗的疗程?

邹小明教授:对于辅助治疗时长,共识中有推荐的治疗原则,但临床实践中不一定会按照治疗原则来进行,需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来决定,例如少部分低危患者也可能发生转移,可以用药1年来预防。对于中高危患者,也可以根据条件适当延长1-2年。

沈坤堂教授:对于高危尤其是极高危的患者到底用药时间及其概念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高危患者辅助治疗3年后,如果核分裂像不是特别高,手术中没有发生破裂的话,不主动建议继续延长辅助治疗。

问题2

对于非胃且合并kit基因缺失突变的低危GIST,是否需要接受辅助治疗?

沈坤堂教授:一般情况下应遵守临床规范,对于个别患者结合基因特殊类型,给患者充分知情,病人沟通,可以建议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揭志刚教授:这个很难回答,因为低危患者做系统基因检测的很少,目前国内没有经验,也没有大样本的系统研究,只能根据各中心的临床经验来做出判断。

Section2 临床热点精粹

山东省立医院刘洪俊教授对“GIST的不同基因分型与治疗策略”进行了探讨。刘教授首先介绍了GIST基因突变的概况,85%-95%的GIST患者存在KIT外显子11和9突变,约1/3无KIT基因突变的GIST患者中可检测到PDGFRA基因突变。伊马替尼出现前,不可切除/转移复发的GIST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均较低,而伊马替尼的疗效及预后与患者的基因分型密切相关。

GIST基因分型对于指导TKI用药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GIST患者的药物疗效及预后与基因分型密切相关。相比于外显子9突变和KIT或PDGFRA无突变患者,伊马替尼对KIT外显子11突变转移性GIST患者疗效更佳。对于KIT外显子9突变转移性GIST患者,高剂量伊马替尼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伊马替尼耐药也与继发性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基因继发突变是GIST患者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进展的主要诱因。当出现继发性耐药时,可选择的治疗手段包括提高伊马替尼治疗剂量和更换二线TKI。伊马替尼增量治疗患者OS显著高于直接换为舒尼替尼治疗,并且对于KIT外显子9突变的患者,伊马替尼增量获益更明显。此外,术后不同基因型GIST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差异,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的患者可以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中获益,并且辅助治疗时间越长,KIT外显子11缺失突变的患者获益越多。因此,GIST的基因分型在其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的不同阶段都具有指导意义。

刘教授最后介绍了指南对于不同基因型GIST的推荐。对于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国内外指南均一致推荐伊马替尼为全程各阶段一线起始治疗药物。对于转移复发/不可切除GIST,推荐使用伊马替尼的标准剂量为400mg/d;对于KIT外显子9突变的晚期GIST患者,推荐初始剂量为600-800mg/d;对于400mg一线治疗出现进展的晚期患者,也推荐伊马替尼增量治疗。

山东省立医院 刘洪俊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从伊马替尼诞生,到近期BLU-285研究的角度,讲述了GIST一系列新药研发的故事。伊马替尼是全球第一个精准治疗实体瘤的TKI,为GIST患者打开了希望之门。PatientZero的成功,催生了伊马替尼对kit基因精准抑制的研究。在二线治疗中,舒尼替尼占据天时地利,2003年就发现舒尼替尼可抑制包括KIT、PDGFR、VEGFR等在内的多个靶点,其研究结果似乎提示多靶点药物优于单靶点药物。舒尼替尼的成功让人们看到多靶点药物的优势,于是TKI们面对着广阔的市场蠢蠢欲动,开启了群雄逐鹿的GIST战国时代。然而,数据库检索发现,II期研究中多靶点药物未能超越舒尼替尼,并且未进行人群筛选Kit下游通路抑制是无效的,而伊马替尼联合其他药物也并未实现1+1>2的目标。尼洛替尼和Masitinib挑战伊马替尼也很遗憾的失败出局。唯一幸存下来的瑞戈非尼被批准用于三线治疗,其主要贡献是对继发外显子17突变的抑制。

李教授总结,多靶点药物在克服耐药方面未显示出明显优势,抗血管生成作用更多体现在野生型GIST中,针对kit下游基因抑制需要进行人群筛选,对相同kit基因位点更强抑制未能进一步改善疗效,针对继发Kit基因突变抑制是耐药GIST治疗关键因素。李教授提出,驱动基因抑制仍是王道,令人期待的BLU-285针对D842V与kit 17号外显子突变的两类优势人群,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另一个泛kit高效抑制剂DCC-2618针对9,11,13,14,17,18突变及PDGFRA exon 18突变具有广泛抑制活性,可能与BLU-285形成优势互补,这两个药物的临床研究即将在中国开展,期待进一步数据。李教授认为,未来GIST的治疗药物,跟伊马替尼是非常相似的,目前非常好的药物不管是BLU-285还是DCC-2618,都是针对KIT和PDGFRA的高效抑制,而不是其他的靶点,这将是GIST药物治疗未来的发展之路。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李健教授

专家面对面:临床热点深度讨论

本次讨论由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梁寒教授和新疆肿瘤医院的王海江教授主持,山东省立医院刘洪俊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海南省人民医院周卫平教授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张伟教授参与了讨论。

问题1

对于小肠或直肠来源,核分裂像接近5/50HPF的低危GIST,如何更合理的对其进行危险度评估?

张伟教授:危险度分级比较多,经常采用的是2008NIH改良危险度分级。根据我国指南,低危患者不推荐药物治疗,但还要根据患者意愿和经济状况来决定。

刘洪俊教授:低危患者也有术后出现复发,我们常用的2008NIH改良危险度分级可能不够,还要结合其他标准来评估复发风险。此外,小肠或直肠危险度较高,不同的基因类型的复发风险也不同,如果是557/558位点突变,即使是R0切除,也建议术后1年辅助治疗。希望专业委员会在低危患者中做回顾性基因检测,指导将来临床实践。

李健教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危险度分级指导辅助治疗,临床上,根据指南评估接近高危的低危情况,需要充分与患者沟通,未来还需要一些数据来支持医生调整。

问题2

如何优化GIST患者的全程管理工作?

李健教授:全程管理需要MDT参与,包括影像、病理、分子诊断一起做好全程管理。目前做的不太够的是基因检测比例太低,基因检测决定后面的全程管理策略,应加强基因检测。

刘洪俊教授:所有患者我们常规做基因检测,而且建议做二代测序。晚期患者如果不能手术,就做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另外还要重视患者规范化用药,处理好副反应,因为依从性不好也会导致继发性耐药。

大会总结

曹晖教授最后总结,本次会议场面宏大、大咖云集、讨论热烈、对话犀利、精彩纷呈,同时呼吁支持原研药格列卫,相信在GIST医师的不断努力和诺华公司的支持下,未来能够把GIST诊断和治疗做得越来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