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况】
徐璐,辽宁沈阳人,2005年12月入伍,曾任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解说班班长,所带解说班曾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沈阳军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参加新华社“重走雷锋路”专访,被评为辽宁省“三八红旗手”、抚顺市劳动模范,在“学雷锋50周年”中,出色完成各项首长参观保障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3年9月作为全军优秀士兵提干对象保送解放军理工大学学习,现为陆军第四十集团军某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干事。
张蕊,辽宁沈阳人,2006年12月入伍,曾任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解说班班长,先后担任全军装备建设创新成果现场会、全军舆论战现场会等多项重要活动的解说,参加沈阳军区“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斩获第二名,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2014年9月作为全军优秀士兵提干对象保送解放军理工大学学习,现为该校学员。
艾佳昕,2007年12月入伍,曾任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解说班班长,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等十余次现场会解说任务。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2015年9月作为全军优秀士兵提干对象保送解放军理工大学学习,现为该校学员。
她们,把青春之光献给火热军营,用动人嗓音讲述雷锋事迹、传递雷锋精神,是雷锋名正言顺的“代言人”。
她们,有着同样的青春靓丽容颜,亦有着几近相似的人生历程,更怀揣着同一颗对解说“雷锋”事迹的热忱之心。
她们是原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解说班连续三任班长,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学员。三任班长,她们创下了连续三年被提干的辉煌历史。她们成长成才的背后,是对解说雷锋事业的真情投入。从聚光灯下“指点江山”的解说员到军队高等学府里“孜孜不倦”的大学生,她们不变的是对雷锋精神的坚守。
图为“三朵金花”在雷锋纪念馆 徐璐(右一)、张蕊(右二)、艾佳昕(右三)
以青春之名为雷锋代言,
她们讲述的是故事传递的是真情
张蕊已经记不起是多少次讲那些关于雷锋的故事了,这个曾在原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当了七年解说员的女学员,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与雷锋故事有不解之缘。” 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讲述的雷锋故事,每听一遍,都能像春风润物,给人带来无穷的温暖和力量。“五月的一天,天空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雷锋因接到上级任务,要冒雨去沈阳……”去年学院举办的“烽火文化活动月”文艺创演比赛,张蕊自编自导的《讲讲雷锋的故事》节目,深情的讲述伴着动人的背景音乐,话音刚出口,台下就一片寂静,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牵引着大家又回到了那个年代。精彩的讲述获得了在场人的一致好评,并在文艺创演23个节目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大家都知道学院有个“姐姐”雷锋故事讲得好,但都不知道,练就这样的本领背后,经历了多少的痛苦心酸和磨练。一万多的解说词,要一字不漏的背下来。为了能让自己的解说饱含真情,张蕊一遍又一遍地刻苦练习,对着镜子练表情,对口型,邀请其她姐妹为她当观众,帮她指出问题。纪念馆人手少,有时候一天要说好几场,说得嗓子沙哑干涩,第二天又继续“战斗”在解说一线……
会讲故事,把故事讲好,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你的职业就是讲故事,并且讲的都是雷锋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都家喻户晓,如何把它讲出味道,讲得让人爱听,并起到感化人的作用,这可不简单。”同样曾在雷锋纪念馆当过解说员的徐璐,想起自己在雷锋纪念馆的日子,还有很大的感触。如何让自己讲的故事不走套路而走心,徐璐认为,最重要的是对雷锋怀有一颗敬仰之心。为此,她产生了很多想法,一方面,她身体力行践行雷锋精神,利用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孤寡老人,把雷锋精神带到日常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她从心底里敬畏雷锋。在对雷锋事迹烂熟的情况下,徐璐把纪念馆所有关于雷锋的书籍资料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的同时,每天写一篇读书体会。每天早上,徐璐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班员把纪念馆内的雷锋铜像认真擦拭一遍;每到雷锋的生日时,徐璐都会买来蛋糕为雷锋庆生。正因为怀有对雷锋的敬仰之心,每次讲起雷锋的故事,她都能发自肺腑,动于真情。
跟张蕊和徐璐相比,90后的艾佳昕对雷锋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有件事一直影响着艾佳昕。2008年1月8日清晨,那天正好艾佳昕值班负责解说。一位74岁的老人在雷锋生前所在团的雷锋铜像前整理着花篮,岁月早已在老人脸上积累了抹不去的痕迹,可是此时的这位老人却显得神采奕奕。后来艾佳昕得知,原来这个老人就是雷锋生前的工友易秀珍,当年她是和雷锋一起从湖南到鞍钢支援国家建设的。55年前同样寒冷的一月里,是她目送雷锋登上参军的火车。老人抚摸着雷锋铜像,眼里噙满了泪花,她凝视了雷锋铜像好久,最后颤抖着双手,将一份长达55页的回忆手稿送给纪念馆收藏。拿到手稿后,艾佳昕认真地品读每一个字句,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因为,55页的手稿,寄托了易秀珍老人对雷锋55年的思念和热爱,浓缩了她学习雷锋精神的50多年的心路历程。这份手稿震撼了年仅18岁的艾佳昕,让她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领悟了雷锋精神的真谛。
八年里,艾佳昕陆续见到陈广生、戴明章、乔安山、孙桂琴等人。这些人是雷锋的战友,对雷锋的事迹相当熟悉。每当艾佳昕讲解到雷锋牺牲的那一刻,她看到这些自己敬仰的首长、伯伯、阿姨们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泛起泪光,她的内心一次次受到触动,这使她在讲解雷锋事迹时总饱含真情。
从讲解员到军校大学生,
她们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坚守
“我不仅要当好一名军校大学生,还想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雷锋精神,真心践行雷锋精神。”三年前,徐璐提干来到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在学院主题团日“强军故事会”活动中,刚刚入学的徐璐作为主讲嘉宾道出了自己军校传递雷锋精神的计划。不久,她就惊喜地发现,在弘扬雷锋精神方面,学校做的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比如,“雷锋常驻夫子庙”、结对帮扶外来工子弟学校、“爱心向黔进”等活动早已形成常态,成为驻地学雷锋活动的知名品牌。徐璐觉得自己应该而且必须做点什么。学院团委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进校园活动,徐璐主动请缨,到驻地周边的中小学、兄弟院校宣讲雷锋精神。丰富的资料、生动的讲解、真挚的感情让听众从未近距离地感知如此丰满的雷锋精神,面对听众的提问,她都能够给予详细的解答,一场场宣讲下来,周边的中小学生都认识了这位“雷锋姐姐”,甚至有人当场“预约”,等徐璐回团里了要亲自到雷锋纪念馆去瞻仰学习。
如果说徐璐让我们看到了传播雷锋精神的真挚情感,张蕊和艾佳昕则亲身向我们诠释了雷锋岗位成才的钉子精神。由于丰富的解说经验,她俩被学院邀请担任院史馆解说员。在这里,红军通校的辉煌历史成了她们的解说对象,革命先辈王铮在逆境中奋起的战斗精神,通信先师毕德显勇攀高峰的学术精神……革命先辈,一代代通信工程学院的革命家传承永久的“烽火”文化激励着她们,要做一个岗位成才的军校大学生。刻苦训练,挑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她们军校里的常态,积极参加大学、学院各种竞赛活动成了常事。
大学选拔军事人文知识竞赛主持人的海报贴出来了,张蕊当仁不让。为了能达到最好的主持效果,她把课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题库上,每天到下半夜她还裹着大衣在俱乐部里背记知识点,体会主持技巧。同学们甚至都感到惊讶,表面上这么柔弱的女孩子,竟能迸发出这么大的能量。“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我绝不能把雷锋精神的宣扬只停留在口头上,绝不能遇到点困难就退缩!”苦尽甘来,张蕊主持的这次比赛顺畅生动、精彩四溢,成为了全校的一个亮点活动。这次活动让张蕊认识到了人文修养和知识的重要,更加注重内外兼修,自己也逐渐修炼成为了全校的“金话筒”,她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家生动诠释了立足岗位成才的雷锋精神。
传递手中的“接力棒”,
她们交接的是事业留下的是永恒
在军校两年,徐璐传播雷锋精神的身影洒满校园和周边社会,在她的长期宣讲下,主动践行雷锋精神的人多了。不仅仅是在学雷锋日,即使平时,也有人主动发起“一滴水”行动、“爱巢”等特色学雷锋活动,她的宣讲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真心响应。
2015年7月,在军理工学习两年的徐璐毕业了。回到团里,她给纪念馆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活力。“让我受益最大的是学校‘忠诚、精武、学术、人文、法治’这十字精神。在校的两年不仅厚实了我的文化基础,通过全面的塑造更为我实现梦想插上了丰厚的羽翼。”当前,徐璐已经把学院的品牌文化活动“非典型”学员故事会等搬到了团里的舞台上,让学校里的那缕文化清风吹拂到雷锋精神的沃土上。
徐璐的事迹更加坚定了刚来军理工不久的艾佳昕学习成才的志向。来到校园,除了接过徐璐班长与中小学共建、资助农民工子弟小学等爱心活动的接力棒,学院正在扩建“烽火”文化专题展厅和院史馆,培训新的解说团队,艾佳昕主动提出要担任团队“总教头”,在团队成立仪式上,她说,参与学院历史文化的讲解是知院、爱院最好的方式,我要通过这种自我教育,最快地融入到学院,像践行雷锋精神一样,争做一颗“烽火”精神的种子。当前,在艾佳昕的带领帮助下,新的解说团队已声誉斐然。当然,对于军校生活刚刚开始的她,还有着许多自己的打算,她期望不辜负团里官兵的重托,在校抓紧充实自己,为宣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彰显出新的不同风采。
时光荏苒,精神如磐。以雷锋传人的使命担当,她们实现了在校的精彩接力,经过她们合力接续的“代言”,雷锋精神在校园里落地开花,不断结出新的果实;以雷锋精神的引领呼唤,她们认真跑好在校的每一棒,期待着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入到未来实现强军梦想的宏伟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