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中国格言意思(国家格言是什么)

发布者:刘阳
导读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出处《大戴礼记·曾子立言》。释义蓬蒿生长在麻丛之中,不需要扶助,就能长直;白沙倒在污泥当中,会与泥一样成为黑色。比喻人受环境影响。延伸阅读《大戴礼记》,亦名《大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出处

《大戴礼记·曾子立言》。

释义

蓬蒿生长在麻丛之中,不需要扶助,就能长直;白沙倒在污泥当中,会与泥一样成为黑色。比喻人受环境影响。

延伸阅读

《大戴礼记》,亦名《大戴礼》、《大戴记》。前人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所引郑玄《六艺论》“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之语,多谓其书成于西汉末礼学家戴德(世称大戴)之手。现代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推翻传统之说,论定成书时间应在东汉中期。它很可能是当时大戴后学为传习《士礼》(即今《仪礼》前身)而编定的参考资料汇集。该书原有85篇,但今仅存39篇。其余的46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迟在唐代已亡佚。

中华传世格言解析6则

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出处

《韩非子·解老》。

释义

万物必定有茂盛和衰败,万事必定有松弛和紧张。

延伸阅读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前281~前233),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解老》是韩非子解释《老子》思想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有机地将道家思想和发家思想结合起来,是中国最早解释《老子》哲学的著作。

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

出处

明代刘基《司马季主论卜》。

释义

长时间卧床的想着起身,长时间闷在屋子里的想着复出,长时间鼻闷的想着打喷嚏。说明事物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变化。

延伸阅读

刘基,字伯温,晚号犁眉公。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终年65岁,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人(旧属处州府青田县),明代政治家、诗文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字伯温,明国开国功臣。故时人称他为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为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出处

《老子》二章。

释义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丑就产生了;都知道善的东西是善的,恶就产生了。意谓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能够互相转化。

延伸阅读

老子很有意思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美和丑本是相对并列的,可他偏不说丑而说“恶”。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善和恶本来是相对并列的,可他却不说恶而说“不善”。故曰:这里的“恶”不能单纯的解释为“丑”,而是指“丑恶”这一类行为,也就是说:天下人知道美好之所以是美,好的原因,就知道丑和恶这类了。知道“善”(这里的善也是指大范围的善),就知道不善(也是大范围的)了。概念不好搅混,不然很难读出《老子》的精髓。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出处

唐代杜甫《可叹》诗。

释义

天上的浮云原本像件白净的衣服,转眼间却又变成了黑狗的样子。喻事物变化无常。

延伸阅读

中华传世格言解析6则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拯疑旷前后。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出处

《韩非子·亡征》。

释义

木头折断了必定是由于蛀蚀,土墙倒塌了必定是因为有了缝隙。意谓事物的变化都有其内在原因。

延伸阅读

《亡征》,讲述的是灭亡的征兆,作者自为界说道:“亡征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关于“亡”的主词,从字面上看是国家,但因为韩非将专制君王与国家等同起来,因而事实上文中所讨论的四十七条“亡征”中,有些确是关系到国家的,有些是同时涉及国家与君王个人利益,更多的则只是影响到君王个人权力和地位的巩固而已,即使君主灭亡了,也于国于民无妨,故而不可一概而论。尽管如此,这四十七条极宏观又极微观、极恢宏博大又极细致深入的征兆是韩非对前代治乱兴衰经验教训的全面总结,又是对于战国末期政治斗争的高度概括,剔除其为专制集权张目的内核,其中仍有许多借鉴意义。

中华传世格言解析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