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提升课堂:例文解析怎样才能做到说得真实、实在
【理论解说】
叶圣陶先生早在《谈文章的修改》(《中学生》第175期,1946年5月1日)中就说过:“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思。”意思是说,把想的心思用嘴巴说出来,这些说出来的话如果变成了文字,那就是文章。换一个说法,写文章其实就是用笔来说话,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至于怎样说话,说怎样的话才能让人信服,应该有一些要求,主要是要说得对,说得好,说得合理,说得感人。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强调的则是说话内容的真实和实在。所谓真实,就是不虚假,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所谓实在,就是诚实可靠,的确如此,真正如此。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说话的真实和实在呢?
首先,要仔细观察,以获取真实的写作素材。
谁都知道,说话要真实,要实在,必须建立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话”,那么什么都谈不上,当然也就没有“真实和实在”可言。这里的“话”,就是素材。素材,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里冒出来,而必须通过仔细观察去获取。鲁迅先生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1933年8月13日致董永舒》,《鲁迅全集》第十卷第165页)当然,笼而统之地提倡观察,对于缺乏生活阅历和鉴别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还是无从入手的。作为教师,必须本着“求真、求实”的精神,指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采用合理的观察方法,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具体而言,就是要指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处地域环境的自然景观、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其所发生的事件;观察社会环境中的大是大非乃至国家大事、国际大事。让他们从观察中获得大量素材,为进行真实地写作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而不做无米之炊。
其次,要深入体验,以产生真切的深刻感受。
有了通过仔细观察获取到的真实的写作素材,就能写出具有真实性的文章来吗?这还很难说。因为获取到的这些素材,即使本身是真实的,但它们只是静态地、客观地存在着,还不一定能够真正进入学生的视野和内心,碰触到学生的主观世界。因此,学生在仔细观察之后,还有一个对这些素材分辨主次、确定真伪的过程,还有一个对这些素材的深入体会、体验、认知、消化、提炼的过程。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的打磨和锤击,学生才能对这些素材从心灵上产生真切的深刻感受,才能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这些素材的真实性、实在性的价值。或者说,这些素材的真实性、实在性才能在学生的文章中得到鲜活的灵动的体现。可见,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到“说真实的话,说实在的话”,作为教师,采用得当的方法指导学生体察和感受观察的结果,历经一个感受、体验素材的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绝对不能马虎对待,等闲视之。
再次,要足够感人,以涵育真挚的思想感情。
写到这里,还需要指出,“仔细观察”和“深刻感受”,固然是写出具有真实性、实在性文章的重要因素,但要使学生在文章中把真实性、实在性表达得足够充分,足够感人,还有一个相当重要,也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要在写作的过程中传输出真挚的思想情感。这是因为,“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法·狄德罗《论戏剧艺术》,见1758年出版的《一家之主》附录)。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表达出真情实感呢?我以为,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做法。其一叫作“观察孕情”。就是说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指导学生本着求知的积极心态,以满腔的热情进入观察过程,从而激发出浓厚的观察兴趣,孕育出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美好情感。其二叫作“体验生情”。就是说当学生沉浸在所观察事物之中而产生深刻感受的时候,要指导学生从切身体验的深度中自然而然地萌生出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丝丝情愫。其三叫作“修辞傳情”。就是说在学生行文的时候,要指导他们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过程中,学会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传达出无比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缕缕情思。
在这里,还需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们强调写文章要真实,要实在,绝不是现实生活的如实翻版,绝不是真人真事的录像再现。我们要的“真实和实在”,是经过作者整理提炼、艺术加工以后的“真实和实在”。这样的“真实和实在”,既不违背现实生活的原貌,也不违背写真人真事的原则,而是一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能够反映真人真事精神风貌的艺术真实。这种艺术真实是在生活真实基础上的提高和升华。
【佳作导向】
一、例文解析
门前的小路
——一个北京人的记述
我家住在北京一条胡同里,一住就是30年。
门前的小路,曲曲弯弯。往南看,一眼望不到尽头;往北看,被一座古老的破庙拦住了去路。多少年前,道路就是那么狭窄,人们每天在这条狭窄而曲折的小路上来来往往,繁衍生息。
这是一条土路,土质中含着无数石子和沙粒。每当狂风大作,则黄沙漫天;大雨滂沱,道路便被冲成沟沟壑壑。人们依然不分日夜,来来去去,往返奔波,用自己的双脚和汗水填平沟壑。
据老人们说,最早这里只有十几户人家,房屋疏疏落落。后来,住户渐渐多起来,房屋间的空隙,路旁的边角地带,慢慢盖起了棚舍,只见那些高低不平,红、黄、灰、黑,各色各样的小房子挤在一起,胡同显得更狭窄、曲折了。
还在我小的时候,胡同里一些破旧的土屋曾翻盖一新,灰瓦红墙给人们心里增添了新鲜的气息和喜悦的气氛。那座古老的破庙给推倒了,在那原有的地基上,修建起一座独立的小楼。开始,人们颇为这座小楼庆贺了一番,放响亮的鞭炮,贴鲜红的对联,成了小胡同里一件喜庆的大事。
后来,我上大学去了,正碰上那灰暗、混沌的日月。胡同里房屋的残破、道路的脏乱,常使人不堪入目。偶尔回家,见到不少屋顶长满杂草,门窗破损,有的甚至钉上一层暗黑的油毡。已经相当窄小的土路,这儿被半扇泥墙占去一块,那儿半截矮小的厨房突了出来;这儿寄存着一堆碎砖,那儿堆放着几袋破烂,路上到处是碎石、纸屑……道路变得更加细长、狭小。走在这条路上,感到无比的烦闷压抑。
那座独立的小楼,坐北朝南。它的大门正对着南去的道路,沿着围墙自西往北是一个弯曲的拐角,自北向东又是一个弯曲的拐角,人称“三道弯”。过去,弯曲处有一小块长条形的平地,虽不宽敞,但却是我们小孩子玩耍嬉戏的好场所。从搭地震棚那年开始,围墙外便搭起了鳞次栉比的各式棚子,后来又慢慢垒上了碎砖,竟然成了固定的房舍。道路自然成了一条更窄更小的弯夹道。邻里之间,往往只因为芝麻粒那么大小的一点点事情,竟然会酿成面红耳赤甚至摩拳擦掌的争执或纠纷。这时的胡同,形成了空前的繁乱、拥塞和喧扰。
有一次,我扶着爸爸上医院去。刚走出家门,由北院跑出来一个小伙子,冷不防撞在南面来的一辆自行车上,他俩一下子都摔倒在我爸爸身上,致使爸爸病未愈再加新伤,踝关节红肿不消,足足有半年多上不了班。爸爸懊丧地说:“唉,这年头,连在家门前走路都会飞来横祸!”
一晃就是几年。后来我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地区工作。今年春夏之际,我又因事回到了北京。走出车站,乘车经过几条街道,高耸入云的大楼一座比一座雄伟,大街两旁花木丛生,一片绿荫,充满生机。走进我家的那条小胡同,街口两侧靠墙的高台上,过去荒芜一片,是我们一班男孩子跳上跳下玩耍的处所,现在已种上了清香扑鼻的花草。小胡同里的土路,铺上了崭新的水泥方砖,平整,清洁,迈开大步在上面行走,感到十分安稳,舒适。道路两旁的破碎砖瓦,土墙矮屋,均已清除,由北往南建起了一排排青灰色或米黄色的新楼,一直盖到了“三道弯”。那座小楼被拆除,改为连通南北的直道,把那人为的曲折的“三道弯”变成了直达的通途,小车、三轮车等等皆可以在胡同里直进直出。
我家是拆迁户,优先住进了楼房。一天晚饭后,我们一家漫步在水泥方砖的路上,爸爸忽然感慨地说:“咱家在这条小胡同里住了30年。原来这条路是那么坎坷不平、弯弯曲曲,现在的路总算铺平了。但愿这条路越走越宽敞!”
[解析]
这篇文章通过北京一条胡同30多年变化的描写,反映了北京市城市建设面貌发生根本改变的现实,歌颂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在写作上,本文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运用对比手法,将这条胡同变化前后的面貌对照起来,给读者的印象相当鲜明。二是运用以点带面的手法,从一个胡同的“点”的变化,可以看出整个北京这个“面”的变化。这种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写法,有利于表现宏大的主题。三是叙事真实,实在,充满感情。文章写胡同的过去,具体翔实,流露了烦闷、压抑、无奈的情绪,是详写;写胡同的现在,简要明快,洋溢着舒畅、开朗、讴歌的情愫,是略写。总之,这篇文章靠着叙事的真实,实在,营造了一种北京市井的真实场景,给读者一种亲历感、实在感,就好像是身在其中,如临其境。
本文这三个写作特点,前两个属于写作技巧,后一个则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淌。这篇文章正因为能够做到写真事、抒真情和巧妙的艺术手法的完美结合,所以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训练题
1.为什么读了《门前的小路——一个北京人的记述》,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写文章要求说话真实,实在,但是为什么并不等于现实生活的如实翻版?
参考答案
1.因为文章写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是带着情感描述的真实故事,是怀着真诚说出的实实在在的话。
2.因为如果把写文章的真实和实在,弄成实际生活的翻版,就会把文章弄得琐碎繁杂,头绪混乱,成了碎片化的材料堆砌,更谈不上情感深厚,生动感人。这其实是未能从生活真实上升到艺术真实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