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呈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发布者:刘原华
导读韩 山老师,我们可是啥都不会!——浅论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有如下实验探索“1895年,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

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呈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韩 山

老师,我们可是啥都不会!

——浅论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有如下实验探索:

1895年,欧文顿(E. 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据此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在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之后,我给学生讲道:

“这就是著名的相似相溶原理,即: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简单地说,就是结构相似的物质容易溶解,结构不相似者不易互溶。如果这样大家还是不明白的话,老师举个例子大家马上就能明白了。

假如你的衣服溅上了油漆,用水洗的话,把衣服揉烂了也不见得能洗下来,但用汽油的话,很快就能洗下来。这是因为,油漆和汽油的结构相似,与水的结构大不相同,所以,油渍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中,而难溶于水中。”

由于课前做了充分备课,我自认为讲得还不错,有理(道理)有例(实例),非常有说服力。正自鸣得意时,角落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老师,用汽油把衣服上的油漆洗掉了,可衣服上留下的汽油又该怎么清洗?”

我当时就懵了!

一来是我衣服上没有溅上过油漆的时候;二来是我没有用汽油洗过衣服;再有就是,我洗衣服比较简单粗暴,把衣服往洗衣机里一塞,再撂几把洗衣粉就了事了。所以,我也不知道衣服上的汽油怎么清洗!

正当我绞尽脑汁,想着怎么“瞒天过海”又或者“坦白从宽”的时候,一位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女生慢悠悠地说:“老师,我妈说,汽油不用洗,洗完了之后晾出去就行了。”

这是什么原理!我还是一脸迷惑。

突然,班里有个男生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汽油根本不用洗!汽油有挥发性!”大家一想,对啊,有道理。接着,班里面响起了雷霆般的掌声。

这个教学片段用时很短,大概只有几分钟,但却值得用心去思考。

它使我认识到,教师在备课时,但凡要举出一些例子(提供材料、创设情境也一样)时,首先要“小心求证”,最好有明确的出处,绝不能信口开河,这本身就是一种严谨的态度。其次,要注意例证与主题的契合度,也就是说,例证能不能服务主题,说明其中的问题。第三,对例证要全面把握,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从中我还认识到,知识似乎可以分为理论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汽油具有挥发性”就是一种理论性知识,而“汽油怎么才能清洗掉”则是一种经验性知识。课本教给了学生很多理论性知识,而生活则教给了我们很多经验性知识。

只有课本没有生活,教育是片面的;而只有生活没有课本,教育同样不完整。所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无疑是成立的,但“生活即教育”也有其不可否认的正确性,这当是陶行知对杜威教育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实际上,理论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统一,也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简言之,无论是“理论联系实际”,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在于“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我这节课最大的失败,是由于自己没有生活经验,只懂得“汽油具有挥发性”,却不懂得“怎么才能把汽油洗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何尝不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因为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教师导入之后,有学生质疑(留在衣服上的汽油怎么洗掉?),有学生陈述(衣服上的汽油不用洗,晾干就行了),有学生解惑(因为汽油具有挥发性)。雷鸣般的掌声告诉我们,学生在知识上达成了共识,在情感上达成了共鸣。

不得不说,这样的时刻在我的课堂里并不多,仅仅是偶尔有之。这说明,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是没有得到体现的。由此,我们就需要弄清楚,学生的主体性到底是什么以及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一系列问题。

在我看来,人的主体性主要指向人的意识,在意识的支配下,人学会主动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它强调人的内在价值,特别是强调人应该具有主观能动性——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仅要去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此有很好的解释。马克思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其中,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马克思看来:人不是脱离尘世的存在物,人就生活在人的世界,生活在国家、社会中,人的最高价值在于人本身。

由此,如果我们把人归结为上帝的信徒,就忽视了人的现实性,而把人归结为动物,就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只有把人归结为人本身,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时间旅行里万千生物中唯一的创造者。

以“培养人”而言,我认为,学生的“主体性”,从思维的角度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能力的角度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观念的角度讲,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了解了学生的主体性,接下来就是在课堂中是如何落实学生主体性的问题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就意味着我们要完成从“培养什么人”到“怎么培养人”的转变。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以上案例可谓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看似是课堂中意外生成的“小惊喜”,是偶然的、无法预料的,却有一些必然性在里面。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

那么,什么是“主导”?

我想,要厘清课堂中“主导”一词的真实含义,我们就得引入其他词汇来进行辨析。

首先,主导不是灌输(填鸭式教学,大讲特讲);其次,主导不是训练(以考代练、以练代讲);再次,主导不是控制(学不学无所谓,不捣乱就行);然后,主导不是强迫(每天写500个单词);最后,主导不是纵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在我看来,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这里的交流不仅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更有生命的领悟,意志的锻炼、行为的养成等。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认识和认识的堆积。”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智商。

这样来看,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是指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只不过相比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是居于次位的。我们说在课堂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指教师发挥自己“主体性”去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教师的“主导”,可以理解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引导者。结合以上案例,学生的主体性被调动起来,与教师的主导有很大关系。

从课上看,教师通过举例将原理性知识(相似相容性)引入到生活中(油漆可以用汽油清洗),然后才有学生的好奇(衣服上的汽油怎么清洗)。

而从课外看,有学生质疑(汽油怎么清洗)——有学生陈述经验(不用洗)——有学生解惑(汽油具有挥发性),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似乎没有教师的参与。但正是由于教师平日里的引导,学生才变得乐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分享。

我再分享一个自己的真实案例,同样可以说明教师“主导”的主要性。

2009年4月,市教育局组织晋城市课堂教学改革团体赛,参赛教师需要在讲课前一天晚上同学生见面。生物学科的比赛地点在凤鸣中学。我第一次接触凤鸣中学的学生,心里没底,不知道学情到底怎么样。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告诉学生,明天讲课的时候,我会挑一部分同学回答问题,需要班长提供一下学生的花名册。班长把花名册给了我之后,有的学生坐不住了。教室后面有几个学生喊着说:“老师,你千万不敢挑我们,我们可是啥都不会!”

我就着学生的话音说:“可是老师也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啊!”学生说:“老师,你在花名册把我们圈出来就行了。”我说:“好的,来吧。班长,把你们班后十名的同学给我圈住点。”后面的学生听了之后,长吁了一口气。

等班长圈完之后,我说:“好的,明天我首先挑圈住的这些同学回答问题!”班里马上就炸开了锅。后面的学生又说:“老师,你怎么说话不算数,不是不挑我们回答问题吗?”

我答道:“我这次说话算数,明天一定提问你们几个。”学生马上就偃旗息鼓了。我接着说:“不就回答问题吗,会就会,不会就不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我明天的问题也不是什么难回答的问题。”

学生一听问题不难回答,又来了兴致,问道:“老师,你先问我们个问题,让我们试试!”我问了个课本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学生听了之后觉得能回答下来,才作罢。

为了兑现我的承诺,第二天讲课的时候,我特地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写在手心,方便我随时能提问这些学生。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当我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们回答问题特别积极,几乎都是抢答,根本用不着点名。

有个男生几次站起来想发表自己的想法,都被别人抢先回答了。待别人回答完之后,我特地让他站起来,看看他到底想说些什么。结果,这个男生抱怨地说:“我想说的其他人都说完了,我无话可说了!”大家一阵好笑,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

特别是,这个男生就是讲课前一天晚上和我对话的几个“差生”中的一个。

在这次比赛中,我获得了第一名。除了在教学设计上有自己的想法之外,我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通过课前与学生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动”起来之后,课堂既有效率,又有氛围,一次广泛参与的精神活动就在师生之间展开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教师的主导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外。甚至不夸张地说,教师的“课外功”比“课上功”更重要。教师引导好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所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就应该认识到:

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需要老师干什么老师才能干什么,而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必须干些什么才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问题上一定不能本末倒置。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需要什么”,而执着于“我在课堂上必须干些什么”,那就会衍生出“形式主义”。

其次,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所有学生都得“动”起来。这里的“动”不仅仅指开展小组活动和合作探究,而是指学生的意识(思维)被教师充分调动起来,主动思考,勇敢发问,积极展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既往的知识和经验。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师要讲好一节课,首先必须研究学情,以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能力和情感为出发点,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做到有效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是说,教师的“主导”做到位了,学生才会感兴趣,而学生感兴趣了,自身的主体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东西才能走进学生心里,留下一些“难以磨灭的印记”。这些“印记”被学生内化之后就会成为某种观念、品质或能力,我们才可以说,学生获得了某些方面的素养。

2022.07.05

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呈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More-----

韩山,教师,教研员,写作爱好者,感受生活,记录生活,寻找生活中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