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风趣的意思(风趣的人)

发布者:刘阳东
导读幽默,也可以“风趣”,两个词异曲同工,无论用于书面还是口语,都没有什么差别,但相比幽默的纯粹性,风趣一词还有“风格志趣”、“风味情趣”和“风韵情调”等几层“趣味”,其中“风”字的趣味更浓,这或是形成“

幽默,也可以“风趣”,两个词异曲同工,无论用于书面还是口语,都没有什么差别,但相比幽默的纯粹性,风趣一词还有“风格志趣”、“风味情趣”和“风韵情调”等几层“趣味”,其中“风”字的趣味更浓,这或是形成“风趣”一词的根本所在。

南北朝人是最早使用“风趣”来表示“风格情调”的,可见,“风”吹到南北朝时,已被人认识到其“饶有兴味”,他们说:“情韵连绵,风趣巧拔 ”。

甲骨文的发现,让“风”字的“凤”象形说主导了许慎“风动虫生”的诠释,《说文》“从虫,凡声”的认定也由此被现代专家认定为“误认”。

究竟是许慎“误认”了“风”,还是专家“误认”了许填?的确是个问题。

首先,甲骨文、金文、大小篆,是否一脉相传而绝无相杂而传?其次,甲骨文出于殷墟,即商所用文字,其它诸候、邦国是否也有文字并存或商之前文字在商代仍有遗存影响?第三,“书同文”本身说明的各国文字差异背景是否仍影响到许慎?

据说,许慎所言的“凡声”之凡,有一种判断是“帆”,如此,现代人常讲的“风帆、一帆风顺”就将“风”与“帆”连系到一起。

“从虫”,“风”字这个主体,可是个了不得的“造型”,它造型出一幅历史画卷,如蚩尤、祝融、蜀山氏、蚕丛氏、大禹以及蛮。蛮,这个字,用今天的话说是个“被贬义”了的字,和“庸”字从制作乐器的人演变为平庸、庸俗一样,它的本意就是古代“虫”历史画卷的一部分,主流说“野蛮、蛮横”的时候,南方人包括湖北、上海等地至今讲“蛮好”。这是文字在口语中独立传承的一个顽强现象,它的存在说明我们的文字传承是个交互影响系统,而不是“书同文”可以一“同”了之的。

由此,许慎的“风”说,当有其源头,那就是“虫”历史画卷的老大伏羲、女娲甚至可追溯到“钻燧取火”的燧人氏,他们都姓風,是“虫”历史画卷的开创者。

“凤”象形演变成风字说也没错,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鸟本身也是我们运古的吉祥物,凤、凰、鸾等在《山海经》里尽展图腾的卓越风彩,商以凤说风,显然是自身对其祖先的另一个形象描绘,也是独立的,由此,我们文字的多源性就显现出来,它并没有被“书同文”完全淹没,就像它本身的多样性也阻挠不了“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一样。

而领略这类精彩丰富的“风趣”,却对寻根溯源,品味我们文化的成因、交融、组成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如果说凤象形的“风”脱胎于北方的话,那么,“风动虫生”的历史画卷就呈现出南向的意味。完全可以按燧人氏、伏羲氏、蚩尤氏、蜀山氏、蚕丛氏、大禹画出一条迁徙再迁徙的历史线路,这条线路到了福建用“闽”字把“虫”关到了门里,藏到了壳里,开始游龙出海,直抵“正立无影”的远洋。

我们的历史就是这么“风趣”,饱含风格志趣、风味情趣、风韵雅趣。

说到“雅”,就可以再翻开《诗经》,重审一下其中的“風、雅”各指什么?字缝里往往有不一样的“风趣”冲你微笑。